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張佩綸上奏《東征策》之日,朝鮮國王李熙向北京寄來諮文。職掌藩屬諸國事務的是禮部,所以朝鮮同清廷來往公文,必須採取請禮部“轉奏”的形式,這就是諮文。
八月十六日朝鮮國王的諮文有兩件。
一件是對平定亂黨的致謝,一件是懇請放歸生父大院君。
對於後者,清政府方面的回答是“著毋庸議”。
因為大院君罪過深重,釋放歸國的問題不值得研究,但鑑於朝鮮國王思念之情,允其每年派人前來慰問。
另外,關於“壬午軍亂”,中國方面的記載中多記為“東學黨事件”。當然,掀起暴亂計程車兵當中也許有些人與東學黨有關係。但那次暴動並不是東學黨發動的。“亂黨”即東學黨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所謂東學黨,一言以蔽之,就是宗教性的攘夷黨。
19世紀後半期,朝鮮停止鎖國,較晚地開始同別國建立外交關係,與此同時,天主教也在朝鮮傳播開來。不久,朝鮮人懷疑天主教是否擔負著西歐侵略別國的先鋒角色。而且,展現在朝鮮人面前的現實是,不可動搖的宗主國在鴉片戰爭中屈服於英國,又接連不斷地訂立了許多不平等條約。
為什麼大清帝國敗給了西歐國家?
果真光依靠武力就能決定勝負嗎?不,絕不是。——這就是慶州的沒落士族崔濟愚的看法。他的結論是:西歐的強大,在於有基督教這樣的宗教做背景。那麼,要使朝鮮走上富強之路,需要使宗教有這種力量,需要出現一個新的宗教。從前的儒教、佛教、道教等,都沒有這種力量。
西學,是西歐強大的源泉,它是以基督教為中心信仰的,必須用東學與之相對抗。想到此,崔濟愚在儒、佛、道三教之外,參照天主教的教義,在朝鮮傳統的黃教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新宗教。
東學應運而生了。
“只要喝了護符的燒灰,即可得到富貴長壽。”它含有現世的迷信,又有反對門閥、主從關係和嫡庶差別等進步的一面。東學以社會貧困所造成的不安為背景,廣泛地流行開來,尤其在下層社會里傳播較快。崔濟愚終因“以邪教惑民”被處死。然而,迫害常會使宗教強大。崔濟愚死於“壬午軍亂”前二十年的1864年。第二世教主崔時亨進一步把東學的教義系統化。東學在鎮壓之下緩慢而穩步地發展。
東學發展在社會的底層,所以掀起“壬午軍亂”計程車卒當中有很多東學信徒,是可以想象的。但是,不能認為東學作為一個組織領導了這次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