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探知金國亦有議和意向後,趙構進王倫為徽猷閣直學士、提舉醴泉觀,充大金國奉迎梓宮使,高公繪為右朝奉大夫,充副使,命二人再往金國商議和約細節。次後一年內,宋金雙方多次遣使往來,逐條討論議和事宜。而趙構也於紹興八年二月離開建康,還蹕臨安。
趙構意在與金言和,心知朝中大臣反對者眾,欲加強主和派勢力,便想以一向主和的秦檜為相,為此徵求了趙鼎的意見。秦檜自趙鼎復相後對其多方巴結討好,趙鼎此時對秦檜亦有了幾分好感,何況他也並非反對議和,而是主張有原則、不屈膝地與金言和,故此也沒反對趙構任秦檜為相,只說:“用誰為相,全由陛下決定。”有了他這話,趙構遂命樞密使秦檜守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在趙構宣佈議和決定之前,趙鼎曾建議說:“很多士大夫均認為中原有可復之勢,若因議和而放棄進兵機會,恐日後不免會引來非議,說朝廷白白丟失此機會。陛下還是先召諸大將入朝詢問他們的意見為宜。”
趙構則道:“不須考慮這些。今日梓宮、太后及淵聖皇帝都留金未還,不和則無可還之理。”
參知政事陳與義也道:“用兵則須殺人。若因和議得遂我所欲,豈不賢於用兵?萬一和議無可成之望,那時再用兵也不遲。”
趙構深以為然,聞言頷首。趙鼎見狀也緘口不再辯。
議和決定一經宣佈果然激起陣陣反對之聲,大臣們上朝時在朝堂上慷慨陳辭激烈辯論,下朝後奮筆疾書繼續寫上疏勸諫皇帝。那時落職後被貶為秘書少監,分司西京,居住於永州的張浚更是異常憤慨,連上五十疏以示反對。趙構召韓世忠、張俊、岳飛等幾位大將入朝問其意見,也只有張俊表示同意議和,岳飛極為堅決地反對,道:“夷狄不可信,和議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人譏。”
面對一片反對聲,趙構每每鬱然解釋:“太后春秋已高,朕朝夕思念,欲早相見,故而不憚屈己以冀和議之成。然有備無患,縱使和議已成,亦不可弛兵備。”
參知政事劉大中政見與趙鼎一致,不願為議和而對金人卑躬屈膝放棄戰守,因此常勸趙構說:“和與戰守自不相妨,若專事和而忘戰守,則是中敵人之計了。”
趙鼎雖同意議和,但在具體條約上絕不肯多讓步。紹興八年七月王倫再次赴金和談之前,趙鼎向他說明和談底線是歲幣不超過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宋金以黃河故道(原北流)為界,且宋不向金稱臣受冊封。
金不同意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