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江逸晨略一思襯,便答應下來,反正當前沒事兒,回家去瞧瞧也好。
父子倆聊了幾分鐘,便匆匆收線。
江逸晨的家在南邊距此一百公里外的普衡縣城。父親是縣裡一箇中型農機廠的工程師,已經在那裡工作了二十多年。至於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病離世了,那時候他尚不記事。從此父子倆相依為命。
這些年來,由於經濟不景氣,農機廠又非壟斷企業,效益很差,也就靠國家相關優惠政策勉強維持。
父親的工資不高,人又老實巴交,沒有什麼其他外快收入。不僅要供兒子唸書,有時還要接濟在鄉下的姑姑家,所以家裡的經濟情況經常捉襟見肘。
這也是江逸晨時常要去勤工儉學以補貼生活費用的主要原因。
江逸晨思索片刻,在手機的電話簿中翻動,找到一位船主的號碼。
從粼江市去普衡縣城,隔著一個海灣,要坐兩個多小時的輪渡,然後轉長途汽車。
以前經老鄉介紹,在粼江港東部港區貨運碼頭認識了一位姓陳的個體船主,這位船主經營著一艘小貨船,常年在附近幾個港口跑運輸,捎帶著搭載幾位散客。收費便宜,只有正規輪渡經濟艙的一半左右。
當然,這嚴格說起來,屬於非法運營,安全上得不到保障。但看在省錢的份兒上,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江逸晨以前往返回家時曾經坐過兩次。
許久沒有聯絡了,他隨即撥打船主的手機,還好,那人還沒有換號,電話接通後,兩人聊了幾句。船主目前沒有變化,仍在做運輸生意,他讓江逸晨在準備回家的前幾天再跟他聯絡,以確定具體的時間。
接下來的ri子,江逸晨繼續著三點一線的生活,教室、宿舍、食堂,幾乎構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家教中心一直沒有給他來通知,看來目前的工作機會也實在有限。
另外,學校北門外的小吃街上,吳大娘的麻辣燙攤子繼續經營,不過把位置換到了坡路上高一些、視野比較開闊的地方,這樣有什麼異常情況可以及時現。儘量預防那天晚上的慘劇再次生。
江逸晨路過兩次,都被吳大娘叫住,弄了一堆串串讓他享用。臨走他要付錢,對方卻死活不肯收。
蘇曉佳也在旁邊連連擺手,幫naai勸說。
江逸晨感覺很不好意思,畢竟這祖孫二人生活並不寬裕,聽說現在還住在地下室裡。
於是他近段時間外出都儘量避免經過小吃街了。
七月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