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邱小嬋一通繪聲繪色的描述, 讓祝明芳和馮妙笑了老半天。
賺錢還真是硬道理。
祝明芳說,其實她們繡坊的好多繡娘,原本都是沒有正式工作的家庭婦女, 尤其那些年紀偏大的,從小學手藝,但是沒機會進入國營蘇繡工藝廠,從六十年代以後也接不到繡活兒,也賺不到錢, 改行幹什麼活兒的都有。
更多的就是家庭主婦, 洗衣做飯帶孩子,生活也必然拮据, 還覺得靠家裡男人養活。而現在這些繡娘們有了不錯的收入,也能揚眉吐氣了, 像邱小嬋這樣的經歷還真是司空見慣。
更讓人高興的是,刺繡賺錢了, 便會有很多年輕姑娘來學手藝, 想加入她們, 有的繡娘也自發開始帶動家裡年幼的女兒刺繡,這門古老的手藝就這麼傳承下去了。
“我們還遇到過年紀大些的中年婦女跑來找我們說想學, 我說我們一般新學手的,就只收年輕人。尤其我們繡坊要求又比較高。雖然幹多少賺多少, 可是我們物料發下去也要錢,必須得保證門檻。”
這個沒法子,刺繡是個日積月累的手藝,非一朝一夕之功。
那些出色的繡娘一般都是從年紀不大就開始學藝。像邱小嬋, 家裡就是做裁縫的, 十三四歲學校停課, 別人轟轟烈烈搞運動,她家裡人口多負擔重,被家人為了多幾斤學徒工糧票送來學刺繡,因為肯吃苦有靈氣,學了兩年後又被祝明芳收做學生。
馮妙道:“新學的先不能讓她們急著賺錢,先讓老繡工帶帶,手藝先學好,耐得住性子才行,我這邊原本時間也不多,真的沒法教新人。”
她只負責培訓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的繡娘。
就這樣,也讓她覺得有些費力。想想司制房挑選繡娘,都是從新入宮七八歲的小宮女中挑選心靈手巧的,從小嚴格教授學藝,再經過數次篩選,能真正進入司制房、送到她跟前來的,必定是手藝好的了。
而現在時代不同,別說七八歲,十幾歲都還是家裡寵著的娃娃,要上學的,哪裡捨得這麼小就學這個,繡坊新來學藝的一般都是城裡中學畢了業的待業青年,或者農村姑娘,她們只要肯用心,假以時日先學會三兩種賴以謀生的繡法,還是不難的。
祝明芳笑道:“那是,學了幾天就想賺錢,想趕緊拿材料繡產品那種,一般也幹不下去。學點皮毛去其他地方敷衍還行,我們繡坊出去的東西必定是精品,絕沒有浮皮潦草的道理。”
“嗐,你別說中年婦女,我婆婆看見人家掙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