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住院治療的只有62人,且大部分是需要進行腳部整形手術的女人。
現階段大部分人員還是在教育部門進行學習,雖然歐洲在科技和教育領域領先於地球其它地區,可那點知識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太空城居民還是顯得太薄弱了。他們要重新建立對大自然的認知體系,具體說是建立對宇宙的認知體系。
年齡稍長的人對新知識都很牴觸,這種牴觸來源於他們在地球生活所形成的固有思維慣性,當然這需要時間和實際體驗來逐漸扭轉,要想讓一個人扭轉固有的認知體系實際體驗是最有效的方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一條永恆不變的哲理。
這段時間,在太空城你會看到哪裡都是實驗場,哪裡都是操作檯。認識過程是需要一段消化的時間,實驗大大縮短這一過程所用的時間。亞里士多德的某些理論兩千年後才被伽利略所推翻(比薩斜塔的那個實驗),這個過程就有些漫長了。太空城裡的學習氣氛濃的讓人窒息,不過這樣的氣氛能夠讓人們很快融入這裡的生活。
這段時間最高興的算是醫學部門的諸葛烈宏,從40年代帶回用於醫學研究的材料十分豐富,他看著資訊框內列示的清單,幾乎要樂瘋了,集中營用於人體實驗的那些病菌、病毒,以及病人在各個階段的血清,還有那二十幾具屍體,當然還有蒐集到的植物及動物的基因樣品,這個清單在諸葛烈宏眼裡簡直就是無價之寶。尹麗無意看到了這份清單,對諸葛烈宏的評價就是‘變態’兩個字,諸葛烈宏無情地回敬尹麗道:“沒有我的變態,恐怕太空城的幸福指數要下降至少一半。”
穿越小組返回的第二天不顧身心上的疲憊,8人坐在一起相互交換了這段時間的工作程序。張喆首先介紹4個月來太空城的發展與變化,諾斯號飛船離開後的第八天,一顆來自地球的衛星撐開它近20米長的太陽能板,圍繞太空城300公里處伴飛。依照尹麗和諸葛烈宏的意思直接派機器人把它摘下來,高靜和張喆二人表示反對,雖然這顆衛星很討厭,但如果直接摘取,怕會引起地球對太空城更深的誤解。最終,四人商定先將其暫時致盲,待需要時再讓它恢復工作。
張喆講述這件事時,肇一川開啟資訊框看了一眼那顆由日本研製的衛星,不禁心中暗笑,美國人心眼夠多,怕太空城以後找他們麻煩,鼓動日本人發射這顆偵查衛星。至盲一顆衛星對太空城來說就是小孩玩遊戲,當天那顆日本的偵查衛星就被一層透明的特殊材料包裹住了。
這顆衛星只是一個小插曲,會上討論最多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