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29章 後記 龍族誕生(1) (第2/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起眼的變化成就了今後的奇蹟——如果那顆火種沒有從魚石螈α星系中被髮射出來,方舟就不會因為撞擊而位移,如果沒有那次位移,方舟就不會從那顆直徑十一公里的小行星附近經過,那顆小行星將會在大約白堊紀末期的時候與地球發生碰撞,這個體量的小行星的撞擊對地球上的生命而言無疑是滅絕性的,這場不存在的撞擊在科學家被稱為“模擬滅絕”。

最為戲劇性的是,方舟與小行星的變軌只是改變了一些事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在“模擬滅絕”二百萬年後,“方舟”代替那顆小行星悄無聲息的來到地球這顆蔚藍星球附近——火種的創造者怎麼也想不到,不是外星文明捕獲了火種,而是火種主動投入外星的懷抱。

只是這顆星球上的生命形態並不在方舟創造者們的預測中——地球上那些靈動的流雲,碧藍的大海和渾厚的陸地構成了這個星系,甚至整個宇宙小而美的奇蹟一隅。這個星球上的碳基生命是獨立,溫和,脆弱,平靜的,而非鋪滿半個星球,充滿了晶體的力量感和堅固鋒利稜角的。

方舟中的火種在在改造時被設計成可以與矽基、硫基、碳基、硼基或磷基生物結合的結構。但在那個文明的固化思維中,碳基生物是四種備選方案中第二不理想的選項,僅次於由丰度過低而幾乎可以確定不存在的硼基生物。

碳的熱穩定性太低,太活潑。碳基生物的理想溫度與條件實在太苛刻。而且碳基生物對宇宙射線的防禦能力也不盡人意。就算碳基生物真的存在,那也難以在宇宙中長久生存。

但他們從沒有想到真正存在的碳基生物並不是黑結晶狀類矽有機生物,而是由另一種形式的有機物蛋白質為主要生命載體的生命。

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第一次會面是劇烈而恐怖的——大氣層與小行星間的摩擦在空中燃起一團耀眼的死亡之火,裹挾著象徵著希望的火種墜入大地。在一陣短暫但足以毀天滅地的撞擊後,這顆星球褪去了那身充滿生機的藍綠相交的外衣,換上死氣沉沉的灰色睡袍,陷入了漫長的休眠。

生命脆弱無比,一次稀鬆平常的撞擊就可能讓無數存續千萬年的物種永遠消失;生命頑強無比,一顆小小的火種能跨越難以置信的時間與空間再次重生。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生命總能在時間與空間中找到最優解。當陽光再次穿透陰霾,重新射向大地時,奇蹟真的發生了。大地開始甦醒,碧海開始復興。生命在又一場滅頂之災中找到了出路。

“方舟”最終落入如今北美洲東北部的大海之中。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滿嘴芬芳旅行異世界 撿到一隻破手,凡夫俗子踏上仙途 刀詭屍聞錄 修仙 初入尫界 楚跡 九龍戰界第一季九龍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