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楚如白接受了葉琳瑤的建議,決定國慶節留在上海與何志彬他們一起完成蘇州河的選題。他是國慶節前一個晚上才打電話把這個決定告訴葉清靈的,之所以拖到那個時候,是因為不想葉清靈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就和自己生氣。葉清靈倒是沒說什麼,她告訴楚如白,不來正好,自己可以和黃州的同學去她們家玩。但是一聽到蘇州河選題能掙到稿酬時就暗示楚如白,自己去黃州可能要花去不少生活費,看看能不能支援一下。楚如白果然如葉琳瑤所說那樣,戀愛腦,想都沒想就一口應承下來。只是他沒有想到,葉清靈並沒有因為自己說不去武漢陪她而不開心,甚至沒有像以往那樣對自己發脾氣,這多少讓他有些失落,他不僅想到葉琳瑤的話,有些猶豫應不應該相信。
蘇州河選題的核心是記錄兩岸即將消失的民居和廠房。隨著上海的城市更新建設,以往居住於蘇州河兩岸的民居與廠房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啟動拆遷,這對於很多老上海人來說,都是一種生活記憶,《浦江經濟報》也是受何志彬的那篇荊山文明保護的報告啟發,由湯小米負責,弄了這麼一個選題。之所以選擇交給何志彬完成,是因為在上一篇報告中,湯小米看到了何志彬在做選題方面的天賦,而且整篇報告中材料應用也很得當,那些照片拍攝的角度及鏡頭語言都十分得體,他希望借這個選題可以牢牢地鎖定何志彬這個新聞苗子。
準確點來說,上海的母親河不是黃浦江,而是蘇州河。這條河流始於青浦白鶴鎮,途徑普陀、靜安、虹口、黃浦四區,在外白渡橋匯入黃浦江。說是一條河,實則是舊上海的一條經濟航道,河岸因水運而興,建起了各業碼頭、倉庫及工廠,也是戰爭時期各國爭搶的航道。
對於何志彬他們三人來說,唯一對蘇州河有些認知的只有葉琳瑤,剩下兩個湖北人合力完成這份報告確屬不易。這次報社給他們的時間並不是很充裕,加上後期寫作的時間也就一週。何志彬思考了一段時間,最後決定還是從他們擅長的人文保護的角度著手,內容方向上做了圈定,從歷史遺蹟、民居保護與更新、工廠遺址的開發利用、水環境保護四個方面進行報道,要兼顧好這四個方面並不容易,需要翻閱大量的史料、拍攝更多的照片、進行實地走訪甚至於在現場進行隨機訪問,這些工作對於三個大二的學生來說,很有挑戰性。三個人商議後做了一下分工,何志彬和葉琳瑤負責拍攝、走訪以及隨機專訪,楚如白負責四項內容的所有史料整理,每個人的任務都不輕,但是每個任務對於他們來說都十分有意義。
作為中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