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三十八章】 春帆樓 (第2/2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外使節調查外國有無干涉的可能。

各國的反應都極其冷淡。

德國公使說:“或是遷都,或是割地!”

遷都,就是放棄北京,遷至西安。是徹底抗戰,還是割讓領土?二者必取其一。不過,北京被佔領,即使徹底抗戰,恐怕也沒有最後勝利的保證。冷靜地想想,似乎只有割讓領土才能解決問題。終於,從宮廷裡傳出來這樣的聲音:“也只好割讓領土了!”

這種觀點佔據了統治地位,正是李鴻章所期待的。

臺灣和遼東半島——日本要求割讓這兩地的訊息,當時已人人皆知。

接替劉坤一為兩江總督的張之洞從江寧向總理衙門發來電報,為民請命:“決不要放棄臺灣!”

臺灣是物產豐富的地方,與福建、浙江相距不遠,把它交給敵人,南洋(中國南部沿海)必將永遠受其掣肘。為國家計,這是巨大的損失。那麼,怎麼辦呢?與其割讓給日本,不如用臺灣做抵押借債,借給英國最為理想。一旦英國對臺灣持有了權利,它就會為我們防衛日本的入侵。——這簡直是異想天開,可張之洞卻奉為“奇策”,急忙往北京發電報。

張之洞在湖廣總督任中,為鋪設北京到漢口之間的鐵路、建設鋼鐵廠和紡織廠等,同僑居美國的容閎商量過引進外資。容閎曾就學澳門的馬禮遜學校,是中國第一個留美學生,畢業於耶魯大學。回國後當過曾國藩的顧問。後來入了美國籍,對故國近代化仍極為關心。

當張之洞問及引進外資時,容閎曾覆電說:“以臺灣做抵押,可借到十億美元。”他的話很可能帶有幽默的味道,但張之洞卻牢記在心。用領土做抵押固然是不容許的,可現在這領土將被割讓,事態緊急,就有了研究的餘地。

這樣,既能籌措出戰爭賠款,又能把英國拉進臺灣防衛中來,豈不是一舉兩得?這正是古代兵法家所說的“遠交近攻之策”。

2月28日總理衙門接到張之洞的電報,立刻找英國公使試探。

“我很有把握地奉告,這件事實現的可能性等於零。”英國公使答覆得這麼快,可知這是一個不值得研究之策。

李鴻章接到張之洞電報的抄件,只說了一句:“簡直是兒戲!”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天命世子爺 尋龍破天 視窗 南方紀事 死亡QQ號 青梅難哄,木頭將軍哭唧唧求複合 精靈,我真的是一個農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