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h2>1</h2>
李鴻章不是等閒之輩,他早就看清,不割讓領土是根本媾和不成的。但是,光緒帝在2月22日召見他時,卻堅決主張不能割讓領土。
割讓領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由李鴻章在條約上簽字蓋章,他將遭到可怕的一致攻擊。
“賣國賊!”
“只知道懼怕日本,唯唯諾諾地順從對方的主張!”
“沒有骨氣的孱頭官僚!”
所有的指摘都會集中到他一個人身上。翰林院侍讀學士文廷式等三十五人的彈劾中就說:“昏庸驕蹇、喪心誤國之李鴻章……”他們還說,李鴻章把白銀數百萬兩寄存在日本茶山煤礦公司,其子李經方在日本開有三處貿易商行,因此他“聞敗則喜,聞勝則憂”。
以屈辱的條件簽署條約,肯定要招來劈頭蓋臉的辱罵。人們會說:“怎麼樣?不出所料!”為堵住這股巨浪,必須先來一番強硬的發言,把這發言留在記錄裡,作為證據,表明他並非一出場就軟弱、卑怯。
李鴻章要求強硬派的翁同龢同去。讓這位皇上的師傅實際體驗一下,光憑嘴頭的英勇不屈,出外能否辦得成外交。有強硬派加入代表團,也會減輕一些對他的攻擊。
“假如我原先就參與外交活動,這次決不推辭。可是,現在,我對外交事務一無所知,絕不該同行。”翁同龢拒絕道。
李鴻章從對方嘴裡得到了一句“對外交事務一無所知”的證言。一無所知的人,事後就沒有資格說短論長。
“原來如此!”李鴻章被翁同龢回絕,似乎很遺憾,“這事並不很難。割地是絕對不行的,日本若不答應,我就立刻回國來。”
李鴻章居然主張不割地,把總理衙門裡擔任外交工作的孫毓汶和徐用儀弄得莫名其妙。
“不割地,能講和嗎?”
“可能的話,我倒是贊成,不過……”
面對強硬的主張,只有他們兩人發言。由於事關重大,其他重臣都不敢隨便置喙。翁同龢日記裡記載這次御前會議的情形是“群公默默”,看來是一個相當掃興的場面。
翁同龢說道:“賠款多少都行,就是割地不行!”
“戶部大約能籌措出多少銀子來?”李鴻章提醒似的問道,戶部尚書不是別人,就是翁同龢。
在這次會議上,李鴻章還提出,有必要探詢一下列強,特別是英國和俄國的意向。
於是,向駐在北京的各國公使館進行了探詢,同時又讓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