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五章 大洗牌 攪局 (第2/6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西班牙人重新奪回科爾多瓦後,要在原址重建教堂,但大清真寺的建築實在太美,美到連信奉天主教的國王都不忍毀壞它。最終,在卡洛斯五世的直接干預下,保住了殘留的大清真寺,為世界留下了這座罕見的混搭伊斯蘭風格的偉大建築。

得到好處的還有日耳曼蠻族。他們原先可是目不識丁和粗俗不堪的,根本不知文明為何物。按照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陀(Tacitus)的描述,這些歐洲“胡人”幾乎是為了戰爭而來到人世,勸他們精耕細作比砍他一刀還要困難。對和平毫無興趣的日耳曼武士認為,明明可以透過流血來獲取卻偏要去流汗,是懦弱無能、沒有骨氣和讓人鄙視的;馳騁沙場和衝鋒陷陣則不但無上光榮,而且非常好玩。[3]

世界是他們的遊樂場,戰爭是他們的嘉年華。

然而皈依基督以後,過去的蠻族便變得衣冠楚楚和彬彬有禮起來。非但如此,法蘭克王國還成為抵擋伊斯蘭狂飆的銅牆鐵壁,日耳曼武士也逐漸變成基督教騎士。他們把劍放在教堂的聖壇上,然後由國王親手佩戴,這樣就可以為教會承認的正當理由進行聖戰。威武的查理曼甚至在征戰三十二年後給了戰敗的薩克森人兩條出路:要麼成為基督徒,要麼淪為奴隸,然後運往帝國本土做牛做馬。[4]

薩克森人選擇了前者,而且得到了公平待遇。

平等相待是基督教的主張,也是羅馬帝國的政策。因此法蘭克人的基督化其實就是羅馬化,而羅馬化幾乎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文化就是變化,也就是文明化。所以,歷史上屢屢出現征服者反過來被同化的案例:征服了漢民族的胡人被漢化,征服了阿拉伯帝國的蒙古人被伊斯蘭化。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文化也一樣。

毫無疑問,被征服者也會向征服者學習,從他們那裡獲得新鮮血液。也許,這就印證了《周易》的哲學觀念:世界永遠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只不過在歐洲人眼裡,不變的還有西班牙女郎,她們總是那麼漂亮。

當然,阿拉伯人最終還是沒能保住美麗的西班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歸屬天主教。雪上加霜的是,科爾多瓦淪入敵手二十年後,巴格達也被蒙古軍團攻陷。由於此前南大食早已滅亡,阿拉伯帝國便隨著阿巴斯王朝一起終結。

不過,除了西班牙和西西里,原屬於穆斯林的那些地區仍然迴盪著悅耳的“邦克”聲。成吉思汗所向無敵的孫輩們滅亡阿巴斯王朝僅僅三十七年,就由新可汗帶頭,集體地皈依了伊斯蘭教。更何況,穆斯林只是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網遊:我與病嬌青梅一起重生 全職劍修 悔婚之後,我兵臨城下你哭什麼 穿成聲名狼藉的女配 聖魔 林夕煜宸小說最新章節免費閱讀 清穿之康熙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