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14我們全都在等他 (第4/8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為後者對於工具及物品的描述更為詳細,所以伊本·圖飛爾“晚了”笛福六百年,這兩個結論,都是第二種愚昧的例子。

可敬的非利尤丁大師,穆斯塔法三世統治期間的一位伊斯蘭教長,在聽到一位口無遮攔的朋友說了一句魯莽失禮的話之後,突然受到啟發(那位朋友在某個星期五晚上來教長家拜訪,看見他的書房裡有一張精美的寫字檯,不禁說道:“尊貴的先生,你的書桌看起來就好像你的腦袋一樣,亂七八糟啊。”),於是在1761年3月提筆寫下一首雙韻長詩,其中用了許多關於他的腦袋和寫字檯的比喻,以證明兩者中的每樣東西都是井然有序。他在詩中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我們的腦袋也有十二個部分——就好像那精巧的亞美尼亞制寫字檯,有兩個小櫃、四個架子和十二個抽屜——以便讓我們置放時間、空間、數字、檔案,以及我們今日稱為“因果”、“存在”和“必然性”的各種零星雜物。而在他二十年後,康德才把純粹理性分類成十二個範疇。如果我們就因此推論說,德國人把土耳其人的概念據為己有,那麼此種說法,正是第三種愚昧的例子。

費瑞·凱末爾醫生,當他提筆描繪眾人企盼已久的無上榮耀救世主時,並沒有料到一百年後,他的同胞會用如此愚昧的方式來解讀他的書,不過,要是他知道了,也不會感到太驚訝。畢竟,他一輩子就被包圍在冷漠和忽視的光環中,致使他隱遁入一個寂靜的夢裡。今天,當我想像他那張從未拍照留存的臉時,眼前只浮現一個夢遊者的臉:他已徹底上癮。阿布杜拉曼·謝瑞夫寫了一篇滿紙誹謗的研究文章《新奧斯曼人與自由》,告訴我們,費瑞·凱末爾醫生把他的許多病人變成和他一樣上癮。1866年他前往巴黎,抱著某種模糊的反叛意識——沒錯,就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二次歐陸之旅的前一年!——並發表了幾篇文章,刊登在《自由報》和《記者報》兩份歐洲報紙上。他一直留在巴黎,甚至當青年土耳其黨員與意見不合的宮廷達成妥協後,相繼返回伊斯坦布林,這時也不見他的蹤跡[2]。既然他在書前序言中提到波德萊爾的《人造天堂》,或許他也知道我最喜愛的德昆西[3],也許他正在嘗試鴉片,不過在他書中談到他的部分,卻看不出有這類嘗試的蛛絲馬跡;相反的,文中許多地方都透露出一個我們今日急需的邏輯概念。我寫作這篇專欄的目的,便是為了散播這個邏輯,並把《大帕夏》中所提出的迷人構想,推薦給我們軍隊中愛國的軍官們。

不過,要了解這個邏輯,我們必須先弄清楚該書的背景環境。設想一本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和社恐老公一起養崽的日子 吸引攻的正確方式 法蘭西之狐 剛剛成年就成了父母 世外桃源 姐姐我姓囂名張字跋扈 一篇狗血虐渣文[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