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清散文的早期風格,正與其為人相似,是“拙誠中又嫵媚(沈從文語)”,而文章中如水波湯漾般流露出的細膩綿密,更是為人注目與玩味,頗受方家肯定。
從此之後,朱自清逐漸棄詩從文,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散文創作上。到了1928年,已經被清華大學聘為文學教授的朱自清,出版了散文集《背影》。《背影》中包括了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這些名篇的誕生,意味著朱自清的散文創作已經進入了成熟與鼎盛的時期,而他的名字也將在文學史上佔有沉甸甸的分量。這一時期的散文,褪去了早期的些許浮躁,從氣質上逐漸變得洗練圓融而暢美,其創作的題材也產生了一些變化,從早期表現較多的世道流離與現實破瑣,如《執政府大屠殺記》《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等等,轉向了對人倫輾轉、親情冷暖的觀照,如《背影》《兒女》等等。文字上的變化自然也是朱自清人生階段改變的心境反映,之前的青年學生,如今已經變成了大學的教授。當時少年,如今成了負擔家庭的男人,面對自己家中的種種頹敗變化,此間的心境想必早已嘗知現實的澀苦,再不如少年時那般閒情冶遊與針砭褒貶了。夫人情泰而不作,窮則鳴之,此於朱自清是人生的不幸,於文學史卻正是一樁幸事,其間遷變因果,實在是耐人尋味。
正是在這一段時間,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朱自清的髮妻武鍾謙因勞累過度而得癆病過世,朱自清痛不欲生,幾為斷腸;第二件事是,兩年之後,朱自清經好友葉公超介紹結識了第二任妻子陳竹隱,同年,朱自清旅歐進修,翌年,朱自清回國任清華大學文學系主任,並與陳竹隱結成了伉儷。這兩件事一悲一喜,悲喜相繼,而朱自清的生命與他的創作也在這悲喜相交中,發生了極關鍵的轉折。與陳竹隱結婚之後,已經進入而立之年、經歷過人生悲喜的朱自清,變得愈發沉謹,將更多的精力轉向了研究學問,而他的文學創作雖然不曾停歇,但可以說,已經進入了衰年,雖然其風範猶在,然生動與靈氣同鼎盛時已難匹敵。不過,甚值一提者,乃是在此時期,朱自清出版了《歐遊雜記》與《倫敦雜記》兩本記錄自己旅歐印象的散文小集,這兩本小集可說是朱自清散文創作生涯中較為別具一格的作品。
可惜可嘆的是,《倫敦雜記》之後,朱自清的作品便愈發鮮見了。這其中的原因,怪不得先生本人,其可罪者,正在這時代的顛亂。抗戰爆發,偌大的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朱自清先生跟隨著清華諸校南遷的隊伍,一路顛沛,避禍昆明,成為了諸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