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國內戰爭時期“老鐵軍軍長”的大號,自非浪得虛名,但經過這麼多年的宦海沉浮,張發奎變得越來越世故圓滑,反映在戰場上,就是失去了指揮官應有的果敢和責任。
自抗戰以來,張發奎的戰績只能用乏善可陳四個字來形容,此前他在武漢會戰中的表現已經讓人大跌眼鏡,不客氣地說,真的是老態畢現。
會議繼續,張發奎“糊塗人辦糊塗事”,不僅不反對白崇禧的計劃,還隨聲附和,於是白崇禧的方案得到一致透過。
白崇禧馬上用電話向蔣介石進行彙報。蔣介石對攻勢作戰原則上表示贊成,但是反對由第九十三軍守桂林,理由與張發奎的幕僚所說差不多。
蔣介石定了調,白崇禧才不得不對方案進行修改,同意仍由桂軍第三十一軍守桂林。
會後,白崇禧隨張發奎等人一起去視察桂林城郊的陣地工事。按照白崇禧的說法,“桂林將成為東方的凡爾登要塞,守上半年絕沒有問題。”
接著去平樂察看地形,平樂就是白崇禧所確定的桂南會戰地點。在平東,白崇禧興致勃勃地回憶了一段輝煌的過往,那還是中原大戰時期,蔣介石的“中央軍”自廣東進攻廣西,在平樂遭桂軍擊敗,“被打得落花流水”。
距離上次擊敗“中央軍”,屈指算來,十四年光陰過去,今天又湊巧要在平樂再次進行決戰,白崇禧認為是吉兆,“當年的戰史,可能重演一番。”
如果論到抗戰時期的戰績,白崇禧與張發奎幾乎是難兄難弟,都稱得上“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典型。在國內戰爭時期同樣威風八面的“小諸葛”,在抗日戰場上其實一直沒指揮過什麼漂亮仗,別說無法與薛嶽相比,就連和李宗仁相比,還差著一截,但在這一刻,他突然又變得神機妙算起來。
在那次軍事會議上,白崇禧還提出了全省動員的策略。他打電話對蔣介石說,廣西民氣剛強,且有民團基礎,只要給他足夠的裝備和糧餉,就可以在兩週內編成兩師、兩縱隊。將來如果後續兵團無法如期到達,這些部隊可立即投入戰場。
大戰將即,還能編出這麼多部隊?蔣介石半信半疑,但白崇禧說得如此肯定,又是急於用兵之時,為形勢所迫,就勉強點頭答應了下來。
這邊正在部署,湘桂邊境的雙方警戒部隊已發生了零星的交火,張發奎率幕僚前往全州,對第九十三軍的防禦部署做最後一次視察。
全州城位於盆地中央,受西北高地瞰制,且無預設工事,因此不利於守。真正利於守的是桂湘交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