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行改進。
車爾卡日夫在總部上課,楊森每次都親臨聽講,無論築壘作業還是防空作戰,均讓參謀及時紀錄,整理後印發各級軍官學習,以提高軍官們的戰術意識。
蘇聯顧問的到來,對豐富第二十軍的戰術和打法很有裨益,但中日軍力差距極大,火力方面仍是日方佔據優勢,蘇聯顧問的大兵團戰術並不能完全照搬套用。接下來的冬季攻勢,便好好地給楊森上了一課。
大沙坪位於鄂南崇陽至通城公路上,位置顯要,是日軍的前進據點,對第九戰區防線構成嚴重威脅,因此第九戰區把攻佔大沙坪作為冬季攻勢的主要目標,共組織包括第二十軍在內的七八個師向大沙坪發動進攻。
自第一次長沙會戰後,湘北公路和橋樑被戰區完全破壞,日軍的機械化特種部隊固然無法南下,但自己的手腳也相應被束縛住了,各部的山炮及輜重車輛無法推進,已全部撤至後方衡陽擱置。
大沙坪與通城、通山等據點不同,日軍在這裡修築了大小碉堡群。碉堡周圍全部設定鹿砦與鐵絲網。這樣的攻堅戰,純步兵是無能為力的,可是又缺乏火炮支援配合,於是只能使用迫擊炮。
迫擊炮打步兵和陣地還行,卻對付不了碉堡,無奈之下,戰區採用了人浪戰術,即每天出動一個師,作波浪式前進。
沒接近碉堡之前,日軍紋絲不動,一進入其有效射程,頓時拉出一道道熾烈的火網,衝鋒部隊幾乎就是上去送死的。
七八個師,每個師都遭受很大損失,弄得殘缺不全,第二十軍也不例外,只有第133師因有守備通城任務,未去參戰才保得完整。
如此大的代價,要有所收穫還差不多,實際情況是日軍碉堡群毫髮未傷,更不用說收復大沙坪了。
薛嶽咋咋呼呼地組織攻勢,到此也唯有偃旗息鼓,來個悄悄收場。"
對楊森而言,這是一個反面教訓,也說明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死打硬拼並非良策,適時運用破襲戰等新戰術,才能使自身擁有儘可能大的生存空間。
很快,這一結論將再次得到證明。
在日方戰史中,查不到第一次長沙會戰,取而代之的是“湘贛會戰”。名字都並非隨便亂取,而是各有用意,據岡村寧次說,他在指揮作戰前就沒想到要佔領長沙,不過是要消滅湘贛兩省的第九戰區主力而已。
岡村的“攻而不取”有其合理性,因為以日軍當時的動員能力,確實還無法對長沙做到長久佔領。
事情是這麼個事情,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