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理也是這麼個道理,讓人為難的是,中方並不認可岡村的說法。
發現日軍全面撤離湘北後,國民政府馬上向國內外媒體發出通稿:“日軍無法攻佔長沙,即日已行退卻。”
隨後各種慶祝勝利的活動都來了,追擊有功的各部隊被予以表彰,甚至軍委會還利用繳獲的戰利品,由一個營的參戰部隊重新現場演繹,拍了一部名為《湘北大捷》的電影,搞得岡村很沒面子。
岡村有苦卻說不出——如果不為攻長沙,僅為消滅戰區主力,那麼試問,你消滅沒有?
沒有,連影子都沒看到,第九戰區主力直到撤退追擊時才現身,可那時已不是你消滅他,而是他要揍你了。
自武漢會戰以來,岡村在日本前沿將帥中一直既叫好又叫座,他走到哪裡,腳底下的閃光燈就追到哪裡,刷刷的一片,那真是人見人愛,這個風光啊。
到長沙,絆住了。
忙忙叨叨半天,還落一通惡評,這點兒背的啊。日本人的思維有時很機械,岡村不檢討自己戰略戰術上是否有失誤,卻埋怨中方在宣傳上不配合:你們說我要佔領長沙,純屬誣陷!
岡村從上到下都是一副挨騙受氣的樣兒,一個勁對上級嚷嚷著要再攻一次,以證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拿下長沙,或殲滅中方主力。
上級當然不會答應,組織一次大會戰,所需驚人的人力物力,你以為是小孩玩家家呢?
過了沒多久,岡村調任華北,第十一軍司令官易人。新任司令官園部和一郎中將蠢蠢欲動,頗有超越前任之心,可惜他的運氣更糟,一出門便摔個大跟斗,在江西上高被打得鼻青臉腫,而踹翻他的對手正是長官部位於長沙的第九戰區。
第九戰區所部按任務劃分,可分成兩個類別,其一是“中央軍”主力兵團,包括第十軍、第七十四軍等,特點是善於正面攻防。其二是地方兵團,以楊森的第二十軍為代表,慣於潛入敵後,破壞日軍聯絡線和運輸道路。
自第一次長沙會戰以後,薛嶽以主力兵團發起進攻,以地方兵團進行襲擾,行動活躍,越戰越勇,已逐漸成為第十一軍的最大宿敵。
1940年3月,木下勇少將接任第十一軍參謀長,上任伊始,他就感覺武漢總部的氣氛“普遍沉悶”。
與中國軍隊不同的是,日軍幕僚一般擁有較大的發言權,在有的部隊,幕僚甚至能代替主官進行指揮。木下勇當時就認為,要使武漢總部的氣氛由“沉悶”變成“明朗”,必須以戰養氣,也就是俗話說的,哪裡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