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算在胸,他才敢飲酒高會。奇怪的是,項羽軍一直沒有在徐州東北出現,一等不來,二等不來,不祥的寂靜當中,突然傳出項羽軍已經走浚河河谷穿越魯中山地,經魯縣—胡陵南下攻佔了蕭縣,切斷了聯軍的退路和糧道。
這個時候的劉邦,大概只有一種感覺,彷彿在黑暗中持刀向前搜尋敗退的敵手,突然間,敵手竄到自己身後,一刀刺殺過來……劉邦指揮聯軍倉促迎戰,結果是前所未有的慘敗……他的感覺,大概是剛剛轉過身,刀鋒已經直逼胸前,招架躲閃中,刀被擊落,身負重傷,幸虧撒腿跑得快,保住了性命一條。
彭城之戰和垓下之戰,是楚漢相爭中最大規模的兩次決戰。垓下之戰,六十萬聯軍在韓信的指揮下,擊敗項羽所指揮的十萬楚軍,楚國由此滅亡。彭城之戰,項羽指揮三萬楚軍,擊敗劉邦所指揮的六十萬聯軍,漢國並未因此而亡,反而是經歷了敗退、相持的階段,越戰越強,終於全面反攻,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兩次類似的大戰,為什麼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呢?
德國軍事史家克勞塞維茨說得好,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國家間全面對決的最終勝負,取決於雙方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力量總和的較量。全面地觀察劉邦自反攻漢中成功以來直到彭城慘敗的歷史,仔細地分析雙方的得失,可以綜合地說:劉邦之得大於失,項羽之失大於得。
正如軍事史家們所指出的那樣,“劉邦雖然在彭城之戰慘敗,損失嚴重,功敗垂成,但他奪得了關中及關東部分極為重要的戰略地區,人力、物力和領土都成倍地擴張,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完全擺脫了鴻門宴前後有可能隨時被項羽消滅的危險境地”[29]。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233135452.jpg"/><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23313D48.jpg"/>
徐州楚宮彭城故地在徐州,我曾經多次往來停留。徐州環城多山,淺峰間斷環繞,道路四通八達,古往今來,都是反覆爭奪、頻繁易手的軍事據點。戲馬臺在城中,傳說為項羽檢閱士兵的地方。
而項羽呢,他雖然取得了巨大的軍事勝利,收服了楚國的失地,重新奪回了楚漢戰爭的主導權,但他的損失卻是更為慘重的。首先,他失去了雍、塞、翟、河南、河內、韓等大量重要與國,不得不從此面對穩固地佔有蜀漢關中地區的強大敵國——漢王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