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其次,彭城之戰後,項羽失去了一國主宰天下的絕對霸權,不得不容忍齊趙地區和南楚地區的諸侯各國自主獨立,以爭取他們共同對抗以漢為首的敵國。進而,彭城之戰後,楚軍始終無法越過滎陽西進,在漢軍的堅守之下,被動地陷入圍城攻堅的長期消耗戰中。從此以後,項羽無法再用他所擅長的奇兵速決的方式攻擊漢軍,逐漸失去了戰略優勢。
彭城之戰後,楚漢相爭進入相持階段。
————————————————————
[1] 《史記·項羽本紀》記其事說:“漢使張良徇韓,乃遺項王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又以齊、梁反書遺項王曰:‘齊欲與趙並滅楚。’楚以此故無西意,而北擊齊。”《史記·留侯世家》說:“良說項王曰:‘漢王燒棧道,無還心矣。’乃以齊王田榮反書告項王。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說法不同。《漢書·張良傳》記其事說:“時漢王還定三秦,良乃遺項羽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復東。’又以齊反書遺項王曰:‘齊與趙欲並滅楚。’項羽以故北擊齊。”今從《漢書》並作補充解釋。
[2] 《史記》和《漢書》的記載,都是漢朝的史官站在漢朝的立場,依據漢朝的史料所做的編撰,對於楚國方面的軍事部署和行動,幾乎沒有涉及。筆者在敘述這一段歷史時,不時有意識地轉換到楚國的立場,依據漢軍進攻中遭到的抵抗來複原楚國的軍事部署,儘可能恢復歷史的真相。
[3] 參見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第十一章“籍貫限制”,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四十五A,1990年。
[4] 劉邦與張耳早年的交往,參見拙著《秦崩》第一章“戰國時代的劉邦”、第二章“秦帝國的民間暗流”。
[5] 申陽受封河南王的緣由,參見拙著《秦崩》第八章之一“章邯投降”。
[6] 魏豹對於項羽在領土分割上的不滿,參見本書第三章之五“魏豹反漢被擒”。
[7] 關於司馬卬受封殷王緣由的詳細,參見拙著《秦崩》第八章之一“章邯投降”。
[8] 張耳的婚姻,參見拙著《秦崩》第一章之十“劉邦的追星曆程”。
[9] 劉邦的婚姻,參見拙著《秦崩》第二章之三“酒色婚配新生活”。
[10] 普魯塔克《希臘羅馬英豪列傳》,席代嶽譯,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第1601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