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最快更新修真美利堅 !
比阿富汗槍匠們更早的自動武器民間製造記錄,那就是國內對盒子炮的仿製了。
抗戰時期,很多軌道鋼都變成了八路軍指戰員腰間的盒子炮。
銅製盒子炮也不稀奇,畢竟銅這個金屬,比起鋼來不容易生鏽,這年頭,能打出子彈的槍就是好槍。
當天在鎮上已經看夠的張誠心滿意足的回家。晚上喝了玉米紅薯粥睡覺。燈油也很貴的——其實燈油很便宜的,哪怕是煤油燈這個年代煤油也不貴,只是在接近赤貧家庭中,什麼工業品都是很貴的。
例如火柴,用不到的,先不說可以用燧石和火鐮就能取火,農家誰家還沒有一個火種罐子的,火種罐可是在石器時代就有了,就算火種罐不小心滅了,去鄰居家借個火也沒多難。
例如洋釘,中國木匠最大的本事,就算做木器活的時候不用一根釘子,包括現在的故宮,一根釘子都沒有。
至於肥皂,在漿洗衣服的過程中,完全用不到肥皂的。
現在的情況就是,雖然洋人用了很長時間,開啟了中國的市場,但是,他們發現,根本賣不掉多少洋貨。
不是大家不喜歡洋貨,而是,根本用不起。絕大多數中國人此時想的是,今天怎麼活下去,明天吃什麼。
自清朝以來,國內商業就開始逐漸的萎縮。到清末,十三行都開始大量的倒閉,鹽商們也紛紛破產。連外貿和鹽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還有什麼生意是能做的呢?
第二天,母親張劉氏仍然在做煎餅,父親張貴帶著一家將曬好的麥子完成脫粒。晚飯前,交代了張誠很多事,也就是照顧好弟妹包括叔叔家的弟弟妹妹,看好家。有事等父母回來再說,明早父母就要出門去做麥客了。
穿越後的第三天,吃過早飯,父母和同村住的叔叔嬸嬸一起結伴離開村子,去做麥客了。這年頭出門在外,沒有個人根本不敢上路。治安環境就是這麼差。
等父母走後,張誠給弟弟(張信)妹妹(張二丫)留了一句:“等我回來吃午飯。”
然後張誠用儲物袋收取了家中一千斤新麥子,又收了院子裡一根扁擔,直接出門去了。
走到鎮上前張誠取出扁擔和糧食,挑著一千斤新麥進了糧店,張誠先看水牌:新麥五元一角。
還是漲了一些的,看來附近還沒得到小鬼子出兵東三省的訊息。
走了一些程式,扣除了皮重等,賣了一千斤新麥,張誠拿到四十八塊大洋,以及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