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1935年3月,川北、湘西與陝南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1Q609428.jpg" />
前景未卜的大戰即將爆發,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有些焦灼不安。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央紅軍在第四次渡過赤水河後,突然南下向烏江急促前進。那一天,貴州中部和北部風狂雨暴,而在數百公里以外,四川北部與陝西、甘肅交界處卻是天清月朗——沒有證據表明徐向前對中央紅軍此刻的行動和位置有確切的瞭解,他僅僅依據幾天前的一封電報得知中央紅軍在黔北的土城受阻,已經被迫放棄了進入川南北渡長江的計劃,現正在國民黨數十萬大軍的追堵中頻繁移動——“他們的情況很不好。”多年後徐向前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我們從鄂豫皖向川陝邊轉戰途中嘗過那種苦頭。部隊連續行軍,吃不上飯,睡不好覺,疲勞得要死,仗怎麼能打好?不是親身經歷過的人,很難懂得這一點。”
春月朦朧,夜風拂面。
這個晚上,嘉陵江東岸蔥蘢的大山中,正在進行著一個驚人的舉動:距離江邊三十公里的一個山坳裡,天剛黑下來,突然湧進來數十支人流。這些由紅軍官兵和當地百姓組成的人流,抬著上百條剛造好的大木船和數十隻大小不一的竹筏,以及數十個體積巨大的浮橋構件,沿著彎曲陡峭的山路,向那座叫涼風埡的大山主峰緩慢移動。不許點火把,不許喊號子,只有紅軍幹部們小聲的督促聲,還有很快便迴響起來的如同悶雷般的粗重喘息聲。沉重的浮橋構件在一寸寸地蠕動,粗大的繩索把百姓和戰士的肩膀都磨出了血。在山路險峻的地方,由於無法轉彎,上百條巨大的木船被直立了起來,使夜色中的陡峭山崖猶如長出了無數的尖峰。不斷地有人在移動和保護木船的時候從山崖上跌落下去。船體撞擊在岩石上,發出驚心動魄的悶響,驚飛了一群又一群夜宿的鳥兒。
這些船全是嶄新的,船底的木板還沒有完全乾燥。聽說紅軍要在山裡造船,當地的老人們很驚訝,他們從沒聽說過不在水邊而在山裡造船的。但在紅軍民運幹部的動員下,百姓們很快就忙碌了起來,老船工、木匠和鐵匠都帶著工具揹著乾糧來了。沒有手藝的青年農民砍大樹、搬運木材,婦女和孩子們收集廢銅爛鐵,鐵匠晝夜拉著風箱打造鐵釘和鐵件。船造好了,工匠們還在船幫上寫上了“革命成功”的標語,像打扮女兒出嫁的花船一樣把船裝扮了一番。體積巨大的船在山裡造好了,必須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