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就開始頻頻提到雅典學院時代的學術氕氛,並且建立了模擬性的柏拉圖學院(Plato Academy)。
《雅典學院》中出現了很多學者。站在中心部位、右手指天的是柏拉圖,他的左邊是學生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分別代表古典哲學的兩大流派。兩人的周圍圍繞著很多學者,傾聽他們激昂的辯論。也有人在臺階上旁若無人地獨自研究,後面巨大拱形柱的左右兩座浮雕,分別是智慧女神雅典娜、愛與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畫面上這些人從不同方向進行著平等的、創造性的思考,實在讓人振奮。始於十四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打破了中世紀的黑暗,靠的不是僅僅復興一個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而是對歐洲整體思維水平和自由精神的全面復興。因此,拉斐爾在這幅畫中又加進了不少雅典之外的精神巨匠,而且延伸到後代。他甚至把自己也畫進去了,表現出自己對於這一脈精神的參與。
看了這幅畫,從視覺上領略了這種情景,我們可以回到“國情”之上了。與雅典學院的創辦幾乎同時,在遙遠的東方,也有一個類似的學術機構,叫稷下學官。稷下是齊國都城一座城門的名字,究竟是南門還是西南門,有待繼續考證。稷下學宮和雅典學院雖然相隔萬里,卻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都以地名命名,創辦時間接近,執行方式也相差無幾。可見,在我們的土地上,也曾經出現過《雅典學院》那種令人感動的景象。
中外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團體,如武士團體、政治團體、經濟團體、好漢團體,等等。但是真正讓人類高貴起來的,是這樣的學術團體。在這裡我很想停留一下,討論幾句。大家怎樣看待這種東西方文化思想史上的巧合呢?
王牧笛:雅典學院和稷下學宮並存的時期,正是雅斯貝爾斯所說的“軸心時代”,稷下學宮和雅典學院在時間緯度上構成了東西方文明發展的某種暗合。在我看來,人類文明的早期,或者說青少年時期,對話和辯論要比獨白更具感染力。雅典學院式的學術共同體的組建,或者說學術組團的這種辯論的方式,可能激發出個體對一個事物的多重面向的考慮,這比對事物的單層面向的考慮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餘秋雨:你講得很對。當時人類智慧迸發,但有很多傑出的思考者還難於進行完全獨立的思考,因為他們缺少思想資源,更不知道前後左右、正面反面的邏輯框範。因此,在人類思維的奠基階段,一定是渴求互礪互淬的,並在互礪互淬中找到思考的基點,找到與別人不同的自己。
一個精神成熟的民族,一定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