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看法。當然,也可以倒溯到那位李賀。
王牧笛:宗白華先生評價晉人之美時說,晉人向外發現了自然,向內發現了自己的深情,我覺得後半句特別符合這種晚唐餘風。那種情感匪夷所思,很隱晦,像是一種獨語的感覺,你在看它的時候,覺得能體會那個情感,但又說不出來,語言變得蒼白無力了。
劉璇:對,比如李商隱的多首《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這些詩對感情的摹寫是沒法用語言清晰地表達的,只有用心地體會,心有靈犀才能契悟。
王安安:那首著名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特別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情是什麼?能說清楚嗎?只有留待追憶罷了。
呂帆:晚唐詩人還善於用豐富的想象力描繪景物,李賀寫過一首詩叫《蘇小小墓》:“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久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裡面的很多比喻非常形象,非常美。
餘秋雨:我沒想到你們會流暢地背誦那麼多詩,是昨天晚上臨時準備的吧?不過我剛才看到了,不管準備沒準備,在發言中能夠背誦一些好詩的年輕人是很耐看的。當然,要背誦的必須是好詩,好得讓人覺得應該背誦,那就自然了。如果磕磕巴巴地背誦幾句並不精彩的古語,那就有賣弄之嫌。
對這些詩,我想談一種感覺。李白、杜甫的詩能裹卷我們,但是李商隱、李賀的詩卻沒有這種裹卷力。讀他們的詩,我們似乎在偷窺別人的隱私,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又華彩紛呈。有的隱私也能讓我們聯想到自己的隱私,但那只是聯想,產生不了整體共鳴。
晚唐的詩,不要求共鳴。這一點顯然衝破了文藝學裡的好幾個教條。晚唐的詩,只讓我們用驚奇的目光遠遠地看,片段地看,碎碎地看,並由此獲得另類審美。這有點像歐洲二十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