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直子和宋漢城到達曼谷已是晚上六點了。
旅程的十六個小時內,宋漢城一直專注閱讀著高木繁護的手稿和中村的筆記。
若要尋找一個恰當比喻的話,早期佛教的教派流變如同兩株同根而生的植物般相伴生長,時而分離,時而糅合,在長達兩千五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共同衍生出了一個最為複雜奇異的教義系統。
從高木繁護和中村的研究來看,隱修派所傳承的教義直接源自第一次的窟外結集:佛陀的侍者、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被迦葉排除在初次結集之外的富樓那長老和其他證得阿羅漢果[1]的佛陀親炙弟子,秘密保留了佛陀教說。相比迦葉窟內結集的正統教義,它們更為純粹、簡潔,並且充滿了啟示意味。
在窟外結集的佛典中,佛陀並未如後世正統教義所說的對提婆達多加以貶低毀謗。富樓那長老、提婆達多兩人見解相近,反對庸俗化的輪迴果報說,以免墮入輕忽本世修為的消極觀念,同時又提倡謹守適當戒律以避開世俗的染汙。釋迦牟尼雖不贊同刻意拘泥律條,但也並沒有徹底否定透過苦修獲得解脫的可能。畢竟,他本人就在菩陀迦耶歷經幾重苦行而最終獲得了覺悟。
在正統部派的演繹下,釋迦牟尼為破除種姓樊籬、倡導人性平等而創立,的“十二緣起”的譬喻教說,被簡化為替代現實的“輪迴果報”,成了黨同伐異的一個方便工具。被佛陀讚譽為“說法第一”的富樓那長老被排斥在迦葉結集之外。而提婆達多成了公然與佛陀為敵的邪惡之徒。阿難尊者所傳“微細戒可棄”的佛陀遺言也被棄之不顧。微細戒在隱修派佛典中特指那些拘泥陳規而輕忽個人修行的枝節戒律。
由窟外結集肇始,遂起後世眾多紛爭和分裂。一方面出於對佛陀的景仰,另一方面也為了加強其權威性,正統部派對佛陀進行了神化,在佛典中漸次摻入了許多佛陀的神通傳說和輪迴本生故事。換言之,今日之流行佛教典籍,是自大迦葉以下的正統派維護自身法統的修正版本。
從佛教後期部派的分裂演變中,似可窺見這個隱修派的蹤影。
佛陀入滅後約一百零三年,因為對勸募並接受信眾金錢供養產生爭議,耶合尊者召集了七百位長老比丘在毘舍離城舉行了第二次結集,釐清了“比丘收取金錢”等十件事為“非法非律”的行為(稱為“十事非法”),再度確認了佛陀所制定的正法。此後,因為產生了歧見,僧團內部分裂為兩支:嚴謹持戒的上座部和方便隨緣的大眾部,正統派自身開始了分裂。在這個時間分際點,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