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我甚至認為,在大學裡,教授們大肆抄襲他人論文,某些學科的教育質量已經長期跌到高校的底線,或有些專業的畢業生一直找不到工作等,也都應該視為重大事故而被問責下崗。
下崗就是下崗,不要變成“同級別調動”,使“問責”變成了官場巡遊。
這樣的官員,我看到的太多了。
好像文化領域一直有三四個人在不斷地攻擊您,每次都是丟擲一個危言聳昕的新聞,然後全國報紙轉載,而您總是不予反駁。後來風潮過去,那些報紙也沒有態度,只等待著下一個危言聳聽。
對此,您能說幾句嗎?
餘秋雨:一共五個人,後來退出一個,剩下四個。以前都是我的狂熱崇拜者,但崇拜過了頭,一個盜印我的書,一個抄襲我的書,都受到我的斥責,他們就轉身成了攻擊我的人。由於我國法律在實際執行中不把誹謗罪、誣陷罪、侮辱罪列入刑事案件,更由於我國的媒體熱愛名人的負面新聞而不必承擔任何罪責,他們這四個人十幾年來如入無人之境。
他們最想與我“辯論”,我當然不給他們機會。我以無言的方式,把他們鎖定在他們的等級裡。對此,王元化先生給我寫來一封簡訊,說:“十幾年來,他們除了罵你,沒寫過其他任何像樣的文字,而你,除了沒有回罵,卻寫下了一切。這就夠了。”感謝王元化先生。
他們這麼幾個人,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人的響應?理由只有一條:沉積在中國文人心底的整人之惡,在文革中爆發過一次,後來被壓抑了,終於在我身上找到了一個傾洩的口道。為此,我深感榮幸。
對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您有什麼話要說?對於當下中國眾多文化人的八十年代情結您又是怎麼看的?
餘秋雨:那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年代。由於“文革”災難剛剛結束,大家記憶猶新,因此是非清楚,大道彰然,即使爭論也明明白白。不像後來,記憶漸淡,那些小人又重新活躍起來咬人、毀人。
八十年代由於小人的集體冬眠,在文化上進入了一個大思考、大決裂、大建立時期,一片意氣風發。直到今天,我們還會穿過身邊密密麻麻的小人陣仗而夢迴那個年代,一次次熱淚盈眶。
成年人似乎面臨著來自小孩子的挑戰,電視上小學生可以挑戰成年人,也有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在使用愈加頻繁的電腦影響下提筆忘字,念不對語音,說不好成語,寫不對筆順。更多的成年人在歷史年號、典故知識的記憶上也比不上自己的孩子。您認為,成年人應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