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換代的革命。[28]
革命的結果是阿拉伯帝國的盛極而衰,以及伊斯蘭教更大範圍的傳播。這兩件事的同時並存未免讓人費解,其中的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卻不能不深究。
那就讓我們走進巴格達。
[22]首任哈里發阿布·伯克爾(Abū Bakr,阿拉伯語,下同)是穆罕默德後妻阿以莎之父,穆罕默德臨終前受託主持禮拜,在位期間(632-634)彙集整理了《古蘭經》,統一了阿拉伯半島。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Umar)是古來氏阿迪家族貴族,皈依伊斯蘭教後影響很大,在位期間(634-644)定希吉拉為伊斯蘭教元年,征服了敘利亞、伊拉克、巴勒斯坦、波斯和埃及,後被信仰基督教的奴隸刺殺。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Uthmān)是古來氏伍麥葉家族貴族,穆罕默德的女婿,在位期間(644-656)確定《古蘭經》的標準版本,征服亞美尼亞和北非,後在內亂中被殺。第四任哈里發阿里(‘Ali)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法蒂瑪的丈夫),公元661年被刺身亡,被什葉派穆斯林尊為第一代伊瑪目(與哈里發分庭抗禮的政教合一領袖)。
[23]伍麥葉,過去的歷史著作一般都稱倭馬亞。但倭馬亞系由英語轉譯,伍麥葉則更接近於阿拉伯語。而且對於漢語來說,伍麥葉顯然更容易辨識,因此本書採用伍麥葉的譯法。
[24]公元655年,穆阿維葉率領的艦隊與埃及的阿拉伯艦隊聯合,大敗拜占庭海軍,史稱“船桅之戰”。
[25]請參看《新唐書·高仙芝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
[26]怛羅斯戰役是在公元751年,即阿巴斯王朝建立的第二年。
[27](美國)塔位元·A.J.阿卜杜拉《伊拉克史》就稱其為“象徵著反叛和哀悼的黑旗”,被哀悼的則是第四任哈里發阿里。
[28]請參看(美國)塔位元·A.J.阿卜杜拉《伊拉克史》,(美國)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