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忽然接到臨摹《千里江山圖》區域性圖的任務時,向南是懵逼的。
當然,他只是愣了幾秒鐘,很快就反應過來了,立刻點了點頭,一臉認真地說道:“好,明天中午之前,我會準時把作品交上來。”
晚飯,是在食堂裡解決的。
胡亂填飽肚子以後,向南就一個人躲在文保科技部的會議室裡,準備開始工作。
臨摹古畫,前期工作很重要。
既然想要達到惟妙惟肖、以假亂真的效果,那麼在材料的選擇上,就要苛刻得多了。
“還是得使用古代絹紙來臨摹。”
向南想了想,拿出手機給賈昌道打了電話,將事情說了一遍。
賈昌道很爽快,一口應了下來:“哈哈,不就是要一點北宋的古絹嗎?沒問題,我馬上安排人給你送過去。”
“賈教授,謝謝您了!”
掛了電話,向南也是舒了一口氣。
賈昌道說得輕鬆,實際上,對於一般人而言,古絹並不容易獲得。
在書畫修復行業裡,如果有古畫需要修補畫芯,所採用的古絹大多來自沒什麼名氣的古畫。
這些古絹,在修復裝裱店也有出售,但價格極其昂貴,畢竟古絹屬於消耗類物品,真的是用一尺少一尺,用完了就不可再生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並不是所有古絹都可以用,還要同時代的古絹才可以。
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每個朝代的畫家所使用的絹紙材質並不一樣。
在唐朝以前,畫家多用單絲絹;唐五代時期又多用雙絲,唐絹粗而厚密,五代絹粗如布。
北宋時期,國家設立畫院,畫院用絹淨而細密,光潤如紙。
元朝用絹與宋相類,但質量多不如宋絹;清朝以前畫家們大都用園絲絹,明末清初畫家們才開始大量使用扁絲絹。
也就是賈昌道身在故宮博物院,否則的話,向南一時間想要找到北宋時期的絹紙,那還真不容易。
過了沒多久,賈昌道指派的人就將絹紙送到了會議室裡。
向南連聲感謝,將人送走以後,便關了會議室的門,坐在沙發上閉目養神。
實際上,在他的右眼裡,“回溯時光之眼”又開始回放王希孟作畫時的場景。
又是那間熟悉而又簡陋的民房。
窗外,下著濛濛細雨,偶爾一陣寒風吹過,將不知道什麼時候蒙在窗戶上的破布,吹得“嘩啦啦”直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