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2章 (第3/7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第四本末

子曰:“聽訟①,吾猶人②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③者不得盡其辭④,大畏民志⑤:此謂知本。

【註釋】

①聽訟:審判獄訟也。

②猶人:與人同也。

③情:實情。

④辭:虛假之言也。

⑤民志:社會之制裁也。

【譯文】

孔子說:“聽斷訟案,我也和別人沒有兩樣;但是一定要使不願意涉訟才好啊!”要使沒有實情的人,不敢以不實不盡的言辭來瀆陳。使一般人畏懼社會的制裁,不敢以虛辭誣控他人,這叫做“知本”。

第五格物致知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第一句程子謂為衍文。第二句朱熹指其上面別有闕文,故“所謂致知在格物者”以下,乃朱菉取程子之意補撰,用以解釋格物致知的義理。“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①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知其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②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③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註釋】

①即物,即就也。物,事也。

②豁然:開通貌。

③大用:最大之作用。

【譯文】

經文上說的致知在格物,是說要想推極我自己的知識,就是對每遇到的事情去考究它的性理。因為人心的靈敏,都是有知的,而天下的事物,也沒有一樣不具有性理的;只有在事物的性理上不曾用心窮究,那他的知識就很有限。不能徹底明白。所以大學開始教人,必使學者對著天下一切的事物,都要依自己粗淺的道理去窮究它,以求能到達它的極點。等到用力窮究的時間久了,自會有一天能心竅開朗,對一切道理都能貫通,那麼,天下一切事物的外表和裡面,精細和粗淺,就沒有不通達的人,而且心中的全部體制和最大作用,也就沒有不明白的了。這就叫做窮究事物,也叫做知識的極詣。

第六誠意

所謂“誠其意①”者,毋自欺②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③。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④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⑤,掩⑥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越之慘死傻婦自救指南 大夏九皇子:從賜婚女皇妃開始 一手掌生死,一劍斷萬古蘇銘淵趙凌 桑妃桑煙 陸燃姜如憶 朕,絕不當昏君 大燕鎮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