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十五課 中國會不會因他而走另一條路 (第3/5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儒家是否有道理,就要用這兩千年的聚集來回答。

事實證明,有等差的愛確實比兼愛更便於實行。按照儒家的設計,中國人把家庭倫理之愛發揮到了極致。但是,當這種家庭倫理之愛放大到朝廷倫理的時候,等差觀念就遠遠超越了仁愛觀念。等差把仁愛化作了敬畏、窺測、追隨,變成了一種上下服從的行政文化。這種狀況對於王朝體制的鞏固、社會管理的強化有很大的幫助,但在中華文明的精神素質上也帶來嚴重的缺漏。

例如,長期以來中國仕子追求“忠孝兩全”,也就是隻把情感投注在朝廷和家庭兩端。但是,對於朝廷和家庭之間的遼闊的中間地帶,卻很少予以關注。這遼闊的中間地帶,也就是公共空間。有等差的愛,使人們對公共空間的行為缺少明確引導。就像上次王安安同學說的,直到今天,中國遊客在外國經常因為隨地吐痰、大聲喧譁等毛病受到抨擊。原因正在於,他們未曾獲得過在正常的公共空間對陌生人表達愛心的行為訓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明白,當年墨子正是要用兼愛來填補這些無愛的公共空間。墨子的形象,突然在我們的一次次遺憾中重新清晰起來。

有等差的愛,讓人為了辨別其間的等差而不勝其煩。因此,不以親疏為界,不以等級為階,敞開胸懷兼愛他人,兼愛眾生,才是中國精神文化的更新之道。在這方面,佛教和墨子,埋下了很好的種子。

由“兼愛”,必然會引致“非攻”,這裡面有一種邏輯關係。墨子的“非攻”思想,包含著好幾層意思,其中最顯現在外的一層就是在一個戰亂的時代反對戰爭。在這一點上,墨子的“非攻”思想,是一種比儒家更徹底的和平主義。儒家說,不要去追殺敗逃的敵人,他們逃跑時戰車如果卡住了,我們還要上前幫忙抬一抬,這就是儒家的仁愛。在墨家看起來,戰爭本來就不應該發生,任何攻擊性的侵略行為都應該被否定,這就是墨家的“非攻”。

墨子徹底反對戰爭,體現了他所代表的勞苦大眾的心理。從表面上看,上層社會說了很多“息忿止戰”、“和為貴”的話,但都還想在戰爭中謀取名利。真正反對戰爭的,永遠是勞苦大眾。戰爭對他們而言,是做壯丁、當炮灰,背井離鄉、拋屍千里。所以,當我們按照底層社會的普遍心理來考慮,墨子“非攻”的思想就很容易理解了。

呂帆:按照秋雨老師的思路,能不能這樣說,墨子並不僅僅是站在某一國反對另一國,而是站在一切被欺侮群體的方位上。因此,墨子的“非攻”思想,體現了一種被征服者的立場,是以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節婦 撫宋 七零軍婚:假千金她是真福星 劍與紅寶石的輪舞 夫君來自未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 網王之非同凡響風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