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17章 國庫券交易 (第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國庫券。”

範鴻宇倒也沒賣關子,直截了當就說了。

“國庫券?”

趙歌喃喃地重複了一句,完全不明所以。

範鴻宇就笑。

國庫券是各國中央政府為彌補財政或國庫資金的不足而發行的一種有價證券,最早問世於十九世紀後期的英國。隨後各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相繼發行了國庫券。由於國庫券以政府財政資金為保障,信譽高,流通性強,收益率也較高,因此在西方金融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國庫券是證券投資的主要物件,也是各國中央銀行介入資本市場公開操作業務的重要手段,在證券交易中佔有很大的比重。

作為重生者,範鴻宇對國庫券很熟悉。

但在八十年代中期,在我國,尤其是內地,絕大部分幹部群眾對國庫券沒有什麼認識。

其實我國早在建國初期,就開始發行國庫券了,那時叫“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單位是“分”,第一期公債發行總額為一億分。後來又陸續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但在五十年代末期,受政治風向的影響,國家停發了國家公債。

改革開放之後,八一年開始,國家恢復了國庫券的發行。但長期的計劃經濟時代禁錮了大家的思想,很多人對國庫券和最初發行的股票一樣,認識不清,潛意思裡,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東西。絕大部分人對國庫券可以說是聞所未聞,連續幾年,國庫券的發行都是採用攤牌的形式。主要有國家幹部和工作人員以及企業職工認購,直接從工資里扣款。

部分人還對這種方式很有意見,壓根就不知道國庫券能夠流通,只是收在那裡。購買國庫券數額不大的個人,幾乎都忘記有那麼回事了,甚至到期的國庫券也想不起來去兌現。

八十年代中期,一些思維比較活泛的人,開始做國庫券生意。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比較正規的,以略低的價格,向私人手裡收購零散的已經到期或者即將到期的國庫券,集中起來去銀行兌換。一般來說,現金收購的價格,和票面價值相等或略高。比如面值十元的國庫券,付給持有者十元或十一元左右,收購者再去銀行兌現,賺取利息價差。通常五年期的國庫券,年利率百分之四,十元國庫券五年到期,連本帶息可以兌現十二元。

聽起來價差不大,但算比例,卻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純利潤。運作得當的話,一千元本金,很快就能賺到一兩百元。

也有生意做得比較大的,未到期的國庫券也一樣收購,不過收購的價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師孃攆下山:我被四個師姐寵上天 時光已情深 被痴漢纏上的小蘿莉馨葉 權傾天下之腹黑梟後 幻劍靈旗 誰許情深誤浮華? 遊戲CP養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