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集的訊號,就在網路之間傳遞、儲存、回憶,最終形成意識和知識。腦袋越大,可以容納的知識就越多,但這並不表明腦容量可以決定一切。
腦容量是表示腦袋大小的重要指標,常被用來衡量不同動物的腦部發育情況。黑猩猩和人類體重相近,腦容量卻只有400毫升左右,簡直裝不下一瓶白酒,而人類的腦殼可以裝下大約三瓶白酒,當然,那並不是酒量大小的物質基礎。
因為腦容量小,黑猩猩幾乎沒有額頭,它們眼睛上面就是頭髮,外加幾道皺紋,看上去老態龍鍾,表情木訥,毫無情趣可言。人類則不然,眼睛上面有好大一塊裸露的面板,被顱骨撐得發亮,明擺著是一塊光閃閃的招牌,上面似乎寫著幾個大字:我很聰明。
人類的腦袋不只在靈長類中可以稱王,在哺乳動物中也首屈一指。當身體尺寸大致相同時,人類的大腦約為其他哺乳動物的7倍。當然,我們不應該和大象或鯨魚比大小,它們的腦袋大小約是人類的6倍,那只是因為龐大的身軀需要龐大的腦袋。
我們很容易形成這樣的觀念,腦袋越大的動物越聰明,但只要換個角度解讀,就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以螞蟻為例,它們的腦袋確實很小,我們有理由鄙視其為螻蟻之輩,它們簡直都談不上擁有腦袋。不過,生物學道理很簡單,腦袋小並不是被上帝拋棄的結果,而是身體大小決定了神經元的數量,如果螞蟻擁有人類這麼大的腦袋反而是負擔。
蜜蜂會同意這種觀點,它們的大腦只有1立方毫米,約100萬個神經元,但仍然能做很多複雜的事情——戰鬥、採蜜、互相交流、飼養後代、保潔巢穴等,有時也需要抓緊時間交配,甚至在蜂巢中爭風吃醋。有人認為,蜜蜂甚至比嬰兒的學習能力都強。換句話說,它們腦袋雖小,但並沒有影響生活和繁殖。
時常被人類鄙視的老鼠等齧齒類動物,比人類出現得更早,但依然獐頭鼠目,那是由於齧齒類動物的大腦結構與靈長類完全不同。它們的神經元大小與腦容量成比例增長,因此,容量增大並不能使神經元數量增多。既然如此,為什麼還需要大腦袋呢?
這種機制還約束了齧齒類動物的體型,體型越大,需要的腦袋也越大。既然腦袋大不了,體型相應也大不了。正因為如此,現在的齧齒類動物都是小個子。
假如小鼠想要擁有與人類相同的處理能力,腦袋需要比人腦大出6倍,顯然,對於它們來說,頂著10升水桶那麼大的腦袋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只能接受較小的腦袋。重要的是,那麼小的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