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相反地,他保留了自己的風格,但又刻意求新。
他依然選擇了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一一二三—一一七四)來展開他的故事。不過,與其說這是從亨利一世(一一〇〇—一三五年在位)到亨利二世(一一五四—一八九年在位)之間的二十年爭奪王位的內戰期,不如說是哥特式建築的誕生期,因為書中主要人物的命運無不與修建大教堂息息相關。小說的背景是真實的,不但斯蒂芬、莫德、亨利這三位君主,格洛斯特的羅伯特伯爵、亨利主教、貝克特大主教這些人物確有其人,連聖但尼修道院教堂首用哥特式扇形拱頂(一一四〇年)和坎特伯雷大主教慘遭四名騎士謀殺(一一七〇年)這樣的事件也都有案可查。這就使通篇故事具備了中世紀初英格蘭那種特定的歷史氛圍。
這裡需要贅言的是涉及西方基督教教堂一些粗淺概念。首先,教堂有幾個級別:教區的中心,通常就是教區主教的駐蹕之地,要建立大教堂;一般的村鎮中都要設定教堂;學校等集體單位都備有小教堂;而官邸豪宅中則都闢有祈禱室。由此可見,基督教堂不僅有規模大小之分,也有地位高下之別。筆者在幾次出訪歐洲各國時,有幸遍觀從最原始質樸的木板教堂,到厚實的土牆建造的較高的大教堂雛形,直到雄偉高大的成熟的哥特式石砌大教堂。那時我已經翻譯過本書,算是實地考察了歐洲不同階段教堂的發展,印證了從書中獲得的知識。其次,是關於大教堂的形制。大教堂的正門一般朝西,因為直對正門的中殿的終端聖壇要坐東——教會相信,基督教的發祥地或者他們所膜拜的耶穌基督在歐洲的東方,即中亞。大教堂都十分高大挺拔,固然體現了人們“通天”的神聖嚮往(我國的大型建築,如宮殿和廟宇,則伸展開闊,要“接地”,體現了東西方不同的哲學理念),但更重要的是,顯示了人們對偉大工程的追求。正是在大教堂的修建中,實用的科學技術和建築藝術,得以迅猛發展。教堂的俯檢視呈十字形:東西向的正殿要長,南北向的側翼要短。這種外形固然有宗教符號的象徵意義,但從力學角度,十字交叉則形成了牢固的結構。在中世紀,著名的大教堂都附有修道院,是供修士們研習和抄寫《聖經》及靜修的神學院。其中以本篤派的苦修者居多。教堂的周圍便是墓地,用來埋葬本地的信徒。而教堂前面的廣場,不拘大小,都是當地居民(當然都是教眾)的聚會場所。每逢禮拜天,便開放集市,做買做賣;還有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