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出——起初是宗教勸善內容的神奇劇,後來發展出通俗劇,以及吟遊詩人、江湖藝人的種種表演。可以說,為市民階層喜聞樂見的戲劇及說唱就是在這裡發展成型的。由此可見,教堂在當時人們的精神生活及物質生活兩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福萊特正是抓住了這樣一個聚焦點,一方面展示了那個歷史時期的宗教和世俗生活;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凸顯了那些代表前進力量的普通百姓中的精英,如何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中,不畏險阻地發展著生產力,從而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顯然,修建大教堂這一偉大功業,主要是由具有才華的建築匠師們完成的,如書中所敘,教會的神往,豪門的私慾,只不過是這些普通勞動者用來實現自己的宏願的輔助力量。所以說,他們才是“大地的支柱”。臺灣譯本出版時將本書更名為《聖殿春秋》,大概是他們的信仰使然,可惜卻將故事的主題侷限於建築大教堂的具象上,而忽略了更深層次的對於勞動者的艱辛付出及崇高精神的謳歌。
在這部八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說中,作家繼續發揮了講故事能手的本領,在情節的鋪排上,極盡跌宕起伏之能事,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呈波浪式滾動遞進狀,令讀者難以釋卷。當然,情節必須有細節加以支撐,沒有細節,作品就缺乏力度,也無法感人。福萊特無疑研究了大量的史料和哥特式大教堂的文獻,再加上他那豐富的想象力,從而為我們提供了一幅中世紀英格蘭的衣、食、住、行及生產和戰爭等包羅永珍的風俗畫,使我們得以徜徉其間,和書中人共同去觀察、去體驗、去思考。作家在細節的描繪上有兩點給人印象頗深:一是凡與主題有關的便不厭其詳,如對大教堂、對生與死的描寫;二是他的筆端始終飽蘸感情的濃墨,是與非、美與醜、愛與憎,深深滲透在字裡行間,激起我們和人物的共鳴,與他們一起喜怒哀樂。
由於作品重點寫了哥特式建築誕生和成型這一歐洲中世紀文明的側面,書中的主要人物便都以智慧為共同特徵。菲利普、沃爾倫、湯姆、傑克、阿蓮娜、裡甘這些人自不待言,就是阿爾弗雷德那樣的蠢笨漢子和威廉那樣的渾橫兇徒,也都不乏心計和狡詐。於是,讀者所看到的便是一場場人與人的鬥智或一個個擺脫困境的計謀。正是在這種緊張激烈的場面中,這些智慧人物的各自不同的特徵也就躍然紙上了:菲利普的精明、沃爾倫的陰險、湯姆的機警、傑克的靈氣、阿蓮娜的聰慧、裡甘的奸猾……無一不活靈活現地突顯在我們面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