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二十七課 中國歷史上最奇特的一群文人 (第5/6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少馬,他回答說:“不問馬。”桓衝又問最近死了多少馬,他答道:“未知生,焉知死?”這種聽起來莫名其妙的回答,其實都幽默地嵌著典故。回答說“不問馬”,古人都知道,《論語》中記載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後問:傷了人嗎?不問馬。回答“未知生,焉知死?”也是出自《論語》,當子路向孔子問死後的情形,孔子就回答了這句。有一次,桓衝要他管事,王徽之回答說,今天早晨西山的空氣特別涼爽。這就是典型的清談之風。

這樣的清談之風,對實際政務確實產生了負面效果。大家都仿效著這種機敏、俏皮、錯位、脫軌,連官員也跟著來。如果這些名士也做了官,結果可想而知,完全建立不了社會管理所需要的順暢溝通,行政效率嚴重低下。

費晟:但是,從文化來講,清談導致了中國一個玄學流派的形成,透過清談把佛學、儒家、道家融合在一起,中國的文化在這裡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清談在這個意義上,功勞是很大的。大家不要忽視這種文化上的意義。胡適先生就曾經說過,發現一個古文字的意義,和發現一顆小行星,學術價值是一樣的。我們得允許在兵荒馬亂當中,有一些人能夠從容地談點哲學,建構一下文化。

餘秋雨:哈哈,你還是合不得談魏晉清談的負面效果,堅持著它的正面意義。平心而論,如果作為一門課程正面論述魏晉清談,花費一學期、一學年都值得,我也鼓勵哲學系、歷史系、中文系的博士論文可以多寫一點以魏晉清談作為研究物件的文章。但是,我們現在的課程是對中國文化史的快速掃描,只能稍稍涉足便拔腿而走,要急著講講它對中國後世文化的負面作用了。

中國的文化歷來與政治關係密切,清談本來是可以拉松這種關係的,但是,如果這種關係沒有拉松,那麼,反而會把空談之風帶人政治。不幸,這種情況果然發生了。高層哲學依然沒有怎麼發展,而文化人卻越來越喜歡空談政治。你所說的清談把佛學、儒家、道家融合在一起,這是有的,但功勞不全在清談,融合程度也不能估計過高;而文化人空談政治的風潮,卻越談越烈,成為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大弊病。用我的話來說,該空的不空,該實的不實,造成兩頭失落。

中國古代社會後期,也有不少人對此進行檢討。他們發現,很多文化人平日喜談玄空的心性、道統,又自以為能夠以此治國,連社會上很多人也有這個誤會。但每次出現社會危機,朝廷急急地把他們拉出來做顧問,結果總是一塌糊塗,甚至加速了朝廷的敗亡。即使在平時,要這些人來管理行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從三十而已開始的影視攻略 開局系統啟用,我的老婆要奪帝 諜海獵影 無盡大道 豪門女傭 王朝崛起 惡魔的綵球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