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所謂拉絲,就是強迫熟鐵條透過比他小的喇叭形圓孔,將鐵條拉長,變細,變成鐵絲。
這種強迫透過,比例不能太大,否則,一方面拉不動,一方面也容易把鐵絲拉斷。
一根錘鍛的熟鐵條,往往要十多次,逐漸從大到小的拉絲過程,才能變成三五毫米的細鐵絲。
強迫鐵絲透過比他直徑小的孔洞,本身就是一個讓金屬塑性變形的過程,會導致鐵絲內部金相改變,你可以把這個過程看做是對鐵絲進行了冷鍛。
即使是熟鐵,經過冷鍛後,材質會變得密實,晶像也會發生改變。
經過數次拉絲後,鐵絲的剛性和硬度會變大,塑性變差,拉絲會變得困難,鐵絲也變得易斷。
五六次之後,鐵絲就變的沒辦法繼續拉了。
這個難題困擾了中原工匠們數百年時間,使得中原地區,直徑小於一定尺寸的鐵絲竟然需要從西域或者海上進口!
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說穿了一文不值,退火就行了!
數次拉絲之後,只要對鐵絲進行一次退火,鋼硬易斷的鐵絲就會變回最初的熟鐵絲。
另外,趙桓發現,這個時代的拉絲工人們還不懂得使用潤滑油。
趙桓點破了這兩個簡簡單單的技術後,兵器監裡的拉絲工藝頓時打通了,再不是自己只能拉粗絲。
……
即使解決了拉絲問題,製造鎖子甲依然是一件極為繁瑣的工作。
甚至進口鐵絲的成本,相對於鎖子甲的生產成本都只是九牛一毛。
這種盔甲的生產瓶頸在於其繁瑣的讓人頭大的生產過程。
製作鎖子甲的第一步,需要將拉好的鐵絲纏在一根鐵棍上,然後在用鏨子將纏好的鐵絲沿一條直線鏨開,纏繞的鐵絲就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環圈。
之後,在將這個螺旋形環圈放入一個錐形孔裡,用鐵棍強行將其從大孔一端壓入,從小孔一端壓出,錐形孔會強迫螺旋形環圈直徑變小,端頭出現交疊。
這種端頭交疊的環圈就是生產鎖子甲環圈的基本原材料。
將這種加工好的小環圈交疊的端頭位置,放入一個專用的夾子當中,敲打夾子,將環圈交疊部位夾扁,形成一個交疊的小平面。
之後,用專用的鉗子,在這個小平面上“咬”出兩個或者三個小孔。
將環圈按照一定的形式編織在一起,再用小鉚釘穿過鉗子“咬”出來的孔,敲打鉚釘,將環圈的兩端鉚接在一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