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在印度的表現是有原因的。也的第七師從來就不是嫡系部隊,從中央拿到的待遇自然也提不上臺面,但是他同時又肩負著靖邊的任務,總參也不能既讓段祺瑞跑又不給他吃草,反正葉知秋也地方各省的控制力不行,乾脆就允許段祺瑞在雲貴兩地徵收邊稅。
實際上段祺瑞要養軍,當然不能光靠收稅過日子,當初第十二師的侯碩就曾經透過他買過英國步槍。
正是因為有這種經歷,所以段祺瑞在吳畏上臺後做事一直謹慎小心,生怕被他抓住小辮子新帳舊帳一起算。
再加上他又有股文人的性子,比較看重名聲,總想著開疆拓土,打著將印度納入共和國版圖的主意,所以才會在印度佔領區採取懷柔的政策,沒想到反而讓吳畏非常惱火穿越世界的技術宅。
王啟年和藍曉田就完全不同了。這兩個人既然肯重新出山,心裡對吳畏自然是毫無芥蒂。但是兩個人改朝換代的意圖已經破滅了,對於回國的前程和身後的名聲就沒那麼看重,所以雖然重回戰場手握重兵,但是也就僅限於如何更好的完成任務,並不會分心為自己謀劃。
所謂無慾則圖,兩個人不為自己打算,自然就可以對現在的戰場看得更清楚。再加上藍曉田眼光極高,當初連顧雨這個頂頭上司都看不到眼裡,對於印度人民的素質自然更加深惡痛絕。在他給吳畏的報告當中明確指出這塊地方有價值的只有土地,如果一定要搭上人口的話,那麼不要也罷。
既然思路一致,吳畏當然立刻就批准了兩個人的報告,但是卻否決了藍曉田提出在種姓問題上做文章的建議。
他在給王、藍兩個人的秘信中指出,印度的種姓制度由來已久,已經形成了穩固的階層和利益群體,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不如另闢蹊徑,從民族問題上做文章。
在這封秘信當中,吳畏給出了一些指導意見,包括促進印度各民族自治;保證少數民族參政議政的權利;教育資源有目地的向少數民族傾斜;對少數民族素質沒有達到主體民族水平之前,放寬對少數民族的法制要求,少抓人少處罰放寬量刑標準等等。
同時還要求印度佔領軍當局大力支援印度民族的發掘工作,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幫助已被同化的民族恢復本來身份,包括但不限於幫助印度種族人民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字和語言。
王啟年和藍曉田接到這封秘信後,相顧無言,都覺得吳畏此人心機深不可測,處亂世可謂妖人,處治世則謂人妖。
吳畏提出的指導意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