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民以食為天的道理是亙古不變的!
但李隆基在剛剛解決完糧食問題後,將目光重新拉回到自己身邊時,卻發現朝廷內很多人並不懂得這個道理,想想也可以理解,自己的奶奶武則天就是極度享樂主義者,到了叔叔李顯和嬸嬸韋皇后那裡,又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斂財大王,再加上姑姑太平公主的大肆揮霍,朝廷這幾年沒少浪費錢財。
俗話說的好,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這幾年在帝國上層領導人的影響下,朝廷內基本上養成了一種浮華之風,這對於一心想要開創盛世局面的李隆基而言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因為未來帝國需要用錢的地方有很多,光是官員的薪水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李隆基敏銳的意識到,如果不及時剎住奢華之風,帝國的前途實在堪憂,雖然此時他還來不及考慮用何種方法去充盈國庫裡的銀子,但他明白可以從老祖宗那勤儉節約的教誨開始做起。
都說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但在李隆基看來,此時勤儉節約是朝廷內每一個人所必需完成的任務,當然也包括他自己。
隨即李隆基下令皇宮之內所有人不許穿華麗的衣服,不準佩戴貴重的首飾,皇家專門的織錦坊全部關閉。一時間皇宮之內的人彷彿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不僅如此,對於那些隨意浪費的行為李隆基也是毫不手軟的進行打擊。有一次,兩個宮門守衛將吃剩下的飯菜隨手扔到了垃圾桶裡,李隆基看到後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將兩個人斬首,幸虧是大哥李成器出面講情,才免去兩個人的死罪,不過經過這件事後,朝廷內所有人全都看清了李隆基整肅朝綱的決心,所以一時間大興節約之風。
事實上,從上述這件事情中,我們可以看的出李隆基是個注重細節的人,同時也是個具有敏銳洞察力的人,眼下雖然節儉之風盛行,但他覺得所涉及的範圍依然很窄,在經過仔細的分析後,他找到了影響帝國財政收入的兩個關鍵因素,那就是寺廟和貴戚手中的土地!
先說寺廟問題!
從南北朝一直到唐朝初年將近300多年的時間裡,中華大地的寺廟猶如雨後春筍般的興建起來,雖然唐朝的皇帝信封道教,但佛教的地位一直沒有降低,特別是玄奘從印度帶回佛經之後,一直到武則天晚年,佛教進一步興盛起來。其標誌就是武則天親自主持在洛水河畔的山上開鑿盧舍那大佛石像,這就是我國現今儲存下來的四大石窟之一——洛陽龍門石窟!
佛教的興盛,隨之而來的就是全國各地寺廟的大肆興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