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主食不吃舂過兩次的米,這是為了表示節儉。禮服、禮帽、蔽膝、大圭、腰帶、裙子、綁腿、鞋子、橫簪、瑱繩、冠系、冠布,都各有規定,用來表示衣冠制度。玉墊、佩巾、刀鞘、鞘飾、革帶、帶飾、飄帶、馬靴,各級多少不同,用來表示各個等級規定的數量。畫火、畫龍、繡黼、繡黻,這都是為了表示文飾。五種顏色繪出各種形象,這都是為了表示色彩。錫鈴、鸞鈴、衡鈴、旗鈴,這都是為了表示聲音。畫有日、月、星的旌旗,這是為了表示明亮。行為的規範應當節儉而有制度,增減也有一定的數量,用文飾、色彩來記錄它,用聲音、明亮來發揚它,以此向文武百官作明顯的表示。百官才能警戒和畏懼,不敢違反紀律。現在廢除道德而樹立邪惡,把人家賄賂來的器物放在太廟裡,公然展示給百官看。百官也模仿這種行為,能懲罰誰呢?國家的衰敗,是因為官吏的邪惡。官吏的失德,由於受寵又公開賄賂。郜鼎放在太廟裡,彰明昭著地受納賄賂,還有更甚的嗎?周武王打敗商朝,把九鼎遷到雒邑,當時的義士還有人認為他不對,更何況把表明邪惡叛亂的器物放置在太廟裡,這又該如何辦?”桓公不聽。周朝的內使聽說了這件事,說:“臧孫達的後代在魯國可能長享祿位吧!國君違背禮制,他沒有忘記以道德來勸阻。”
秋七月,杞侯來魯國朝見,態度不恭敬。杞侯回國,桓公就計劃討伐他。
蔡桓侯、鄭莊公在鄧地會盟,從此兩國開始懼怕楚國。九月,攻入杞國,這是由於討伐杞侯的不恭敬。桓公和戎在唐地結盟,這是為了重修過去的友好邦交。冬季,桓公從唐地回來,《春秋》所以記載,是由於回來後祭告了宗廟。凡是國君出去,要祭告於宗廟。回來,也要祭告於宗廟,互相宴請,互相勸酒、把功勞記載在檔案裡,這是合於禮的。
兩國國君單獨會見,都只記載會見的地點,這是互相謙讓誰為會首的會見。會見的國君在三個以上,那就在去他國時記載會見的地點,他國國君前來就不記載會見地點而僅僅記載會見,這是盟主已定,完成手續的會見。
當時,晉穆侯的夫人姜氏在條地戰役的時候生了太子,取名叫仇。仇的兄弟是在千畝戰役時生的,因此取名叫成師。師服說:“真奇怪呀,國君替兒子取這樣的名字!取名錶示道義,道義產生禮儀,禮儀顯示政事,政事端正百姓,所以政事沒有失誤百姓就服從;相反就產生動亂。相愛的夫妻叫妃,相怨的夫妻叫仇,這是古代人所命名的方法。現在國君給太子取名叫仇,他的兄弟叫成師,這就開始預示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