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西漢末年,土地兼併嚴重,大批農民喪失土地,淪為流民或奴婢。
王莽篡權後實行託古改制,措施不僅損害了貴族、官僚、地主的利益,還引起社會經濟的混亂,加之其法禁煩苛,濫用刑罰,又對邊境少數民族用兵,導致民怨沸騰。
公元17年,南方發生饑荒,饑民們流亡到野澤之中。
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鳳兄弟為飢餓的百姓評理爭訟,得到擁護,被公推為首領。
他們組織饑民起義,藏於綠林山(今湖北省京山市大洪山)中,隊伍日益壯大,對抗朝廷,劫富濟貧,深受百姓擁護,號稱“綠林軍”。
地皇二年(公元21年),王莽派荊州牧率二萬官兵前往鎮壓,綠林軍在雲杜(今湖北沔陽)將其擊敗,殲敵數千人,繳獲全部輜重,並乘勝攻克重鎮竟陵(今湖北潛江西北),又轉擊雲杜、安陸(湖北安陸縣北)。
當起義軍勝利回師綠林山時,隊伍已發展到五萬餘人。
地皇三年(公元22年),綠林山一帶發生瘟疫,起義軍分兩路向外轉移:一支由王匡、王鳳、馬武率領,向北進入南陽郡,稱“新市兵”;另一支由王常、成丹率領,向西南進入南郡,號稱“下江兵”。
七月,新市兵進攻隨縣(今湖北隨縣),得到平林(湖北隨縣東北)人陳牧、廖湛等人領導的平林兵的響應,二者合兵一處,聲勢愈振。
正當綠林軍活躍於湖北、河南一帶時,天鳳五年(公元18年),東方也爆發了樊崇領導的起義。
琅琊(山東諸城東南)人樊崇率領一百多人在莒縣(山東莒縣)起義,以泰山為根據地,轉戰於黃河南北,得到青、徐一帶饑民的響應,義軍在一年時間內便發展到萬餘人。
次年,東海人徐宣、謝祿、楊音等聚眾數萬人歸附樊崇,起義隊伍迅速擴大。
呂母死後,其部眾也加入到樊崇的起義軍中。
起義軍沒有文書、旌旗、部曲、號令,只是以言語相約束,共同遵守“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者抵罪”的紀律。
他們內部分為三級組織:最高首領稱“三老”,其次為“從事”,再次稱“卒吏”,彼此間稱“巨人”。
地皇二年(公元21年),起義軍與翼平連率(即北海太守)田況的軍隊在姑幕(今山東諸城西北)激戰,田況軍大敗,被殲一萬餘人。
王莽為剿平樊崇領導的起義軍,公元22年)四月,派太師王匡和更始將軍廉丹率十萬大軍從長安出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