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街那邊,吳大娘的麻辣燙攤車已經有好幾天沒有出攤了。曾經給就餐的客人們宣傳過要在合林路上開店,但是一直到前天,才確定了開張的具體時間,於是昨ri下午,吳大娘特意前去張貼了通知,準備將老客們招攬過來。
“可能時間還早,再等等吧。”江逸晨點點頭,又把宣傳木牌子的擺放位置調整了一下,讓它更醒目一些。
小吃街上的顧客群,那可是一筆寶貴的資源。
他當初決定把特種調料用於麻辣燙這種小吃,做為事業的起步,不僅僅是因為和吳大娘她們的關係較為融洽。除此之外還進行了市場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普通消費群體的變化。
眾所周知,麻辣燙是所謂“下里巴人”愛好的食品,是不能登高階飯店等大雅之堂的。
但面對的這些普通人群,近年來的消費能力也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農民工這一群體,由於城市建設加快,市場普遍缺乏基層體力勞動者,造成相關人員工資持續上漲。像在建築工地,即便是小工,勤快一點兒一個月都能掙上三四千元,有技術的大工自然更高,據說施工隊長之類月入上萬都大有人在。裝修行業也大體如此。當然,拖欠薪水的也不少,但那是另外的問題。
農民工有錢了,消費能力也和過去扣扣縮縮的境況不可同ri而語。
江逸晨仔細觀察過,在學校北門外的小吃街上,自從麻辣燙漲過價後,學生們來攤子上消費,已經變得越來越縮手縮腳,往往都要斟酌再三才開始點單。
而那些農民工則不然,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大手一揮,葷串素串幾十幾十的只管上。
他們都是幹體力活兒的,胃口大,尤其那些蔬菜串子,味道雖香,但很難填飽肚皮。這就造成了消費量的急劇提升。
別小瞧一塊錢一根串子,看似不多,但這一旦吃上了癮頭,一個人幹掉二三十串都不在話下。
最後一結算,往往人均消費都能達到幾十塊。
這也是那些賣包子、餡餅之類所無法比擬的,畢竟麵食更容易讓人吃飽。
話題收回。此時已經十一點多鐘了,小吃街上的老客們竟然還沒有一個前來,江逸晨不禁蹙起了眉頭。
這是怎麼回事兒,難道突然都集體改換口味,不喜歡吃麻辣燙了。按說不應該啊。
原本設想的開張思路是依照羊群效應,以老客帶動新客,但當前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既然老客們不來,那就只有在合林街上就地招攬生意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