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對於這樣的宣告,日本和俄國能默然處之嗎?只會引起更多的麻煩問題。”
李鴻章舉出這兩條理由,沒有接受赫德的建議。
其實,李鴻章還有更大的理由,那就是暗暗憂慮羅伯特?赫德的實權會因此而加大。
財政顧問,正式官職名為總稅務司。羅伯特?赫德的中國名叫赫德,1835年出生於北愛爾蘭的阿爾斯特,畢業於貝爾法斯特女王學院,十九歲時到中國上任。他對清政府表現友好,而他的前任李泰國傲慢無禮,名聲很壞。他的口頭禪是:“我希望中國變強,把英國作為最好的朋友。”
他既是英國的外交官,又是清朝海關的長官。《清史稿》中有他的傳記,因為清政府把他當作自己的官員了。
總稅務司相當於布政使。布政使是省巡撫的次官,也就是副省長級的要職,從二品。本來他只相當於財政部的稅務局長,但由於他個人的人品得到清朝高官們的信任,不僅在財政和外交方面,甚至連一般的政治問題,也徵詢他的意見。中法戰爭時期,李鴻章在很多方面藉助於赫德之力。
然而,當了北洋軍統帥、清廷外交最高負責人之後,李鴻章漸漸和赫德對立。李鴻章以北洋軍力為背景,構築起獨裁地位,令許多有權勢的人又氣惱又嫉妒。這些政敵,不時地企圖利用赫德來抑制一下李鴻章的權力。
那時,李鴻章簡直把羅伯特?赫德視為抵抗者的象徵,不可能痛快地接受他的建議。
對於赫德的方針,袁世凱雙手贊成,但主子李鴻章不點頭,他便不知所措了。
朝鮮政府向法國銀行交涉借款是1889年,羅伯特?赫德提出建議也在這一年。
由於李鴻章反對,袁世凱沒敢向各國發出宣告,卻像欺侮弱者似的向朝鮮政府施加壓力:“從外國借款,要事先經我批准!”
此後,朝鮮政府的借款交涉都變成秘密形式的了。在香港,有閔泳翊長期駐留,透過他與美國的摩斯商會和英國的香港上海銀行進行交涉。然而,每次袁世凱都得到訊息,從中破壞。
向日本借款一百五十萬元,是在香港的談判未成之後,朝鮮政府想出的“另一手”辦法。
1890年三月,袁世凱發出一個比赫德的建議稍稍弱一點兒的宣告。他說:“朝鮮貧而浪費……”一開頭就這樣不顧朝鮮的體面。主要是說:“借款給朝鮮,清政府不予擔保。用朝鮮海關做抵押,清政府決不允許。”
對於他的宣告,第一個表示歡迎的就是英國。美國和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