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是什麼?
王安安:元雜劇。這是中國戲劇史上的一個重要劇種,有里程碑的作用。在元雜劇之前,中國戲劇還沒有成熟。
餘秋雨:對,元雜劇。這是我的早期專業,我在二十幾年前就出版過《中國戲劇史》,專門論述過元雜劇,我今天不能多講了,因為一講就有可能陷進去。但是還需要從最粗淺的大輪廓上說幾句。
中華文化在具體的藝術專案上,產生得都比較完備,奇怪的是獨獨戲劇晚熟。早在兩千多年之前,與我們並駕齊驅的古印度和古希臘都有過了輝煌的戲劇呈現,而且都已一一衰亡,但可憐我們中國,屈原沒有看過戲,陶淵明沒有看過戲,連李白、杜甫也沒有看過戲。中國的戲劇姍姍來遲,原因很複雜,我在《中國戲劇史》中專門作過詳細分析。
到了元代,我們卻終於擁有了它,而且擁有得非常富足。原因之一,是作為統治者的蒙古人多數還難於閱讀漢文化的多種典籍,因此舞臺演出大為興盛;原因之二,儒家文化並不提倡戲劇扮演,而元代的建立衝破了這種規範;原因之三,元朝建立後曾一度廢止科舉制度,使一批文人不知何去何從,便進入民間娛樂場所從事創作,這使關漢卿、王實甫、紀君祥、馬致遠等優秀劇作家大批湧現。這一下,中國文化在戲劇上的一筆欠債不僅還清了,而且是加倍地償還了。
戲劇的事,我只能說到這裡了。接下來我還想問一句:除元雜劇之外,你們還知道元代的其他藝術創造嗎?
王牧笛:那幅有名的《富春山居圖》應該也是元代的吧?
餘秋雨:對,元代。但在講這幅畫之前,還應該介紹一下當時的文化背景。中國繪畫在唐以前更多是人物畫。在唐以後,山水畫開始發展,但是一開始是比較寫實的。這個寫實不是西方式的寫實,而是中國式的寫實,後來便越來越像寫意。到了元代,在一個叫黃公望的人手裡,山水畫終於成為中國畫的各科之首,成了主流。這種山水畫也就是文人畫,從此入主畫壇,黃公望也正式成為中國畫裡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就是你所說的《富春山居圖》。這幅畫描繪的是浙江富春江一帶的景色,為了感受畫中意境,我曾經專門到那一帶遊歷。前年一位臺灣企業家還在那裡建造了一個名為“富春山居”的休閒度假村,整個意象便取自於那幅畫。
說到《富春山居圖》,我不能不提一下它在後世遊蕩的坎坷命運。因為整個過程,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傳承的某種神秘性、偶然性和悲劇性。在黃公望身後,這幅畫先被一位畫家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