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對外交涉,無不失敗,皆因太怕外人,當局者每為外人武力屈服之故。若如中山先生之強毅不屈,據理力爭,雖列強亦不能不降心以相從也。進行的更加激烈。外交團沒法,只得由美使調停,和平解決。至於東路方面的軍事,因蔣緒亮部滇軍王秉鈞師,受了陳炯明的運動,叛孫降陳,蔣氏軍隊本不可靠,王師之變,其或蔣氏亦有默契聲乎?頗影響進行。西路方面,陳天太部也被粵籍各軍繳械。北路方面,高鳳桂旅既被誘北歸,趙成梁部滇軍也被北軍誘去兩團。從這幾點看來,可見中山所部軍隊內部的團結力,非常缺乏。但是中山先生平生經過的憂患不知多少,如何肯因此灰心?好在此時陳炯明的內部,也非常不穩,洪兆麟、林虎均有離陳獨立的訊息。再有一位桂派舊人沈鴻英,困頓於廣東北邊,前進不能,退後無路,餉械的接濟又缺乏,正在十分苦惱之時,想來想去,只有仍然歸降中山,帶兵回廣西,推翻陸榮廷而代之的一計,以攫得廣西地盤為目的,反正便非本心,日後復叛,何足異乎?因此屢次派代表和中山先生接洽投誠。若此所為,只可謂之投機,安得目為投誠?中山因他反覆已非一次,不敢信任,恰因蔣介石奉了中山的命令,依照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案,在黃埔創辦軍官學校,這天回來有所稟白,中山便和他商量此事。蔣介石道:“沈鴻英反覆性成,他的說話,全不可信。但現在四面受敵,大有困獸走險之勢,拒之太甚,則糜爛地方,不如答應他投誠,令他依照投誠的條件,剋日西征陸榮廷,如此便可抽調西征的軍隊,去討伐東江,等東江的戰事一定,沈鴻英便再叛變,也不足憂咧。”中山笑道:“我的意思,原是這般,你我意見既同,我便這樣決定了。”蔣介石去後,中山便答應沈鴻英的代表,準他投誠,但須即日西征,不得在粵境逗留。沈鴻英俱一一遵從,事情定妥後,便拔隊向梧州進發,聲討陸榮廷去了。陸榮廷有可討之罪,而沈鴻英非討陸之人,所以直書聲討者,重孫中山之命也。
中山見西路軍事,已可無慮,便專意對付東江,計分三路出動。中路楊希閔的滇軍,進攻博羅,劉震寰的桂軍,則向廣九鐵路進展,譚延的湘軍,進攻龍門。陳炯明因洪兆麟部在閩南與臧致平、楊化昭作戰,所部兵力單薄,不敢戀戰,稍為抵抗便走,楊希閔便乘勢佔領博羅,劉震寰軍也連克樟木頭、淡水各要隘,進佔惠州城外的飛鵝嶺,湘軍也深入河源,把個惠州城,困於垓心之中。中山見戰事順手,很想一舉破敵,便令楊希閔向惠州突進。劉震寰留一部分軍隊監視惠州外,其餘軍隊直繞海陸豐,截斷惠州的後路。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