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36 (第3/9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一學院一間僻靜的房間裡,宋漢城和直子坐在了臨時借用的電腦前。主人本特利教授悠閒地坐在窗臺上,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好奇地看著兩個不速之客。這棟古老的哥特式建築其實並不怎麼高大,卻有著驚人的寬度。本特利的房間正對著學校入口的大草坪,夕陽的餘暉照進了整個房間。

之所以來到牛津,全然是因為其自主開發的學術搜尋引擎SOLO(牛津圖書館線上搜尋的英文首字母縮寫)。中村在書中留言所提到的“牛津獨奏”可不是來聽這裡的音樂會。

在牛津人看來,廣為人知的搜尋引擎Google其實是個小兒科的大眾娛樂專案。在知識和學術世界,SOLO才是超級明星。要知道全球資訊網之父蒂姆·伯納斯-李就是出自牛津物理系。

SOLO可以搜尋到以文件檔案或影象檔案儲存的所有型別、格式的資料檔案,此外還有更為強大的ORA(牛津研究檔案)、OxLIP+(牛津學術資料庫)和OUP-Journals(牛津電子期刊,收有超過兩萬八千個專業期刊,包括最早的影印版本)。將全部紙本檔案以電子格式儲存起來實在是工程浩大,因此各個學院又獨立建起了自己的內網資料庫。而這套智慧引擎卻可以擴充套件搜尋到牛津的各個學院科系,還可連結至英國各所大學以及全球所有合作院校或研究機構。最為關鍵的是,它具有智慧分類排序的功能,而不是像實行付費排名制的Google那樣雜亂無章。

此時,顯示屏上出現了一長串清單。檢視這份索引清單,幾乎可以就此勾畫出近代日本佛教研究與西學合流的完整譜系。

縱觀“明治維新”的變遷全貌,日本在推動政治、經濟的多項變革的同時,在典章制度、思想觀念和學術方法的領域也積極向西方學習。而在佛教研究方面,早在一八七六年,南條文雄、笠原研壽就受派遣來到牛津,師從比較宗教學學者馬克斯·繆勒教授和馬克都尼爾學習梵文佛典。這是北傳佛教藉助歐洲學術方法展開佛學研究走出的第一步。宋漢城甚至找到了南條文雄所著《英譯大明三藏聖教目錄》的影印副本,這是採用西學方法研究佛教取得的最早成果,南條本人亦成為日本引進現代比較宗教學的先驅之一。

一八九〇年高楠順次郎繼南條之後也到了牛津,同樣師從馬克斯·繆勒學梵文、印度哲學、比較宗教學,七年後學成回國,此後任東京帝國大學講師、教授,兼東京外國語學校校長,並建立武藏野女子學院。他與渡邊海旭聯合主編《大正新修大藏經》和《南傳大藏經》,又與南條文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梁發:從磁場轉動,開始笑傲江湖 李公案奇聞 我用醫術在古代萬人之上 重生後,我靠生子攢福運 與你譜餘生 穿越亂世,帶著系統去逃荒 大宋帝國之東風破